承上道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体系中,“承上道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易经》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的连续性,“承上”体现了一种承接、延续之前状态或者规律的概念。这种承接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在遵循某种大道的基础上的发展。
二、“承上道也”在周易中的体现
卦象中的承上
在八卦和六十四卦的体系里,每一爻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意义。下爻对上爻往往有着承接的关系。例如在坤卦中,初六爻“履霜,坚冰至”,这一爻是坤卦发展的起始,它承接的是一种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发展趋势。它预示着在坤道(象征柔顺、承载等)的运行中,当踏上霜的时候,要意识到坚冰即将到来,这是一种从细微到显著的承接关系。初六爻承接的是坤道中蕴含的由微而著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
再看泰卦,九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九三爻在泰卦的发展过程中,承接了前面阴阳交感而趋于平衡的状态,但同时也预示着这种平衡即将向相反方向转化。这就是在卦象中“承上”的一种体现,它遵循着阴阳相互转化的大道。
爻辞中的承上之意与道的联系
许多爻辞通过描述一种状态或者事件,来传达承上的意义。比如乾卦中的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乾卦象征着刚健进取之道,九四爻处于一种中间的状态,它承接了前面乾道中初九到九三爻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又面临着新的抉择。这个爻辞所表达的“或跃在渊”,是在乾道发展过程中,对之前进取精神的承接,并且要依据大道(如时机、自身能力与环境的契合等)来决定是跃然而上还是暂居渊中,这就是在爻辞中体现出的“承上道也”。
在讼卦中,九二爻“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讼卦是讲争讼之事,九二爻在争讼过程中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而选择归避。这一爻承接了讼卦中争讼之道中的吉凶判断原则,即当自身力量不足以争讼胜利时,遵循“道”的方式是归避,以保全自身,这也是对“承上道也”的一种诠释。
易传中的承上思想与大道的阐释
《彖传》《象传》等易传部分对卦象和爻辞有着深入的解释,其中也体现了“承上道也”的思想。例如《彖传》在解释谦卦时,强调谦卦的意义是一种对天地之道的承接。谦卦下艮上坤,象征着山在地下,有谦虚内敛之意。这种谦虚的品德是承接天地间的一种规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其谦虚包容万物,人类也应遵循这种大道,以谦德行事。
《象传》在解释小畜卦时,也体现了承上的思想。小畜卦下乾上巽,象征着密云不雨,尚往也。其中的爻象和爻辞所体现的积蓄力量的过程,是对乾道刚健进取但又要顺应时势(巽为风,象征顺应)的一种承接。这种承接体现了在遵循天地之道的情况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节制和积累的智慧。
三、总结
“承上道也”在周易的体系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概念。从卦象的爻位关系到爻辞所传达的哲理,再到易传对卦爻的阐释,都体现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对以往规律、趋势以及大道的承接。这种承接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内在逻辑性,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思想,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还是社会关系的处理,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道德准则,也就是所谓的“道”,承上启下,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在遵循宇宙大道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