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失实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世界里,讲究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与把握,然而在很多时候,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或者判断却“皆失实也”。这种失实可能体现在对卦象的误读、对爻辞的曲解,或者是在将周易原理应用于实际预测、判断事物发展趋势时出现的偏差等方面。
二、失实于卦象解读
表象迷惑
在观察卦象时,很多初学者往往只看到表面的阴阳爻组合,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整体意义。例如,看到乾卦的六爻皆阳,就简单地认为是一味的刚健,而没有深入理解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的“亢龙有悔”的完整发展脉络。这种只看表象的解读就容易失实,因为每一个爻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爻的关系都在不断地改变着卦象所传达的信息。
卦象的组合也容易造成迷惑。比如坎卦,上下皆坎,从表象看似乎只是重重的险难,但实际上坎卦中也蕴含着在险难中寻求生机的意义。如果只看到险难这一失实的一面,就会忽略坎卦所传达的在困境中坚持、寻找转机的深层含义。
忽略变爻
变爻在卦象解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很多时候,人们在解读一个卦时,没有重视变爻的情况。例如,在占筮得到一个本卦后,如果有爻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变爻的爻辞往往是对事情判断的重要依据。如果忽略了变爻,只是按照本卦的卦辞和整体爻辞来解读,就会导致解读结果的失实。以占问事业发展为例,如果得到了蒙卦,而其中六五爻发生了变化,六五爻辞“童蒙,吉”,如果不考虑这个变爻,只是按照蒙卦整体的启蒙、蒙昧的大概念来解读事业发展,就会与实际情况可能产生很大的偏差。
三、失实于爻辞理解
断章取义
爻辞是有着深刻内涵和完整语境的。然而,很多人在解读爻辞时会犯断章取义的错误。比如,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如果只是孤立地理解为踩到霜就意味着坚冰即将到来,这是一种失实的解读。实际上,它在整个坤卦的体系里,是在讲述一种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坤德的顺势而为的思想。从踩到霜这个微小的现象预见到坚冰将至这个大的结果,是要人们懂得见微知著,同时也要按照坤卦所倡导的柔顺、包容的品德来应对这种变化。
爻辞中的比喻性表述也容易被错误解读。例如,大过卦九二爻辞“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如果从字面简单理解为枯杨生出新枝,老夫娶得年轻妻子没有不利,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失实的解读。从周易的哲理角度来看,这一爻辞是在讲述一种阴阳和合的力量可以使看似衰败的事物重新焕发生机的思想,是一种超越了具体表象的哲理阐述。
古今语义差异
由于爻辞是古代的文字表述,古今语义的差异也会导致失实的理解。比如“贞”字,在古代爻辞中有正固、坚守正道的意思,而现代语义中“贞”更多地与贞洁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如果按照现代语义来解读包含“贞”字的爻辞,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例如,屯卦卦辞“元亨利贞”,这里的“贞”是指事物在初始阶段要坚守正道,如果按照现代的理解,就完全失去了周易原本要传达的关于事物发展初期应遵循的规律的含义。
四、失实于预测应用
过度主观
在运用周易进行预测时,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果失实。比如,一个人在占问感情问题时,如果他内心非常渴望某种结果,就可能会在解读卦象和爻辞时不自觉地偏向于符合自己期望的解释。即使卦象和爻辞可能暗示着相反的情况,他也会因为主观意愿而歪曲解读。例如,得到咸卦,咸卦虽然是讲感应的卦象,但如果占问者主观上希望感情顺利,而忽略了咸卦中六爻之间感应的复杂性,只是片面地认为有感应就一定是好的结果,这就是一种失实的预测。
个人的先入之见也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已经有了既定的看法,在运用周易预测时,就会把这种看法带入解读过程中。比如,在占问商业投资时,一个人之前一直看好某个项目,即使在得到的卦象和爻辞中有不利于这个项目的暗示,他也可能因为先入之见而忽略这些不利因素,导致预测结果失实。
缺乏综合考量
周易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但很多时候,人们在预测时只关注卦象或者爻辞的某一个部分。例如,在占问健康问题时,仅仅根据一个爻辞中提到的与疾病相关的字眼就下结论,而没有综合考虑整个卦象所反映的身体整体状况、阴阳平衡等因素。比如得到小过卦,其中六五爻提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如果只因为“密云不雨”就判断身体有湿气过重之类的问题,而不综合考虑小过卦整体的上下结构以及其他爻辞所反映的身体能量的流通等情况,就会导致失实的预测结果。
五、总结
在周易的研究与应用中,“皆失实也”的情况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无论是卦象解读、爻辞理解还是预测应用,都需要我们以严谨、全面的态度去对待。要深入探究卦象背后的逻辑关系,准确理解爻辞的内涵,并且在预测时克服主观因素,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周易的世界里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避免因为失实的解读和应用而得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