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险而顺
一、概述
在《周易》的思想体系中,“行险而顺”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周易》作为一部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它通过卦象、爻辞等方式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应对策略。“行险而顺”这一表述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描述,更是一种对处世态度和在特定情境下如何把握机会、应对挑战的智慧总结。
二、“行险而顺”在周易中的体现
卦象中的“险”与“顺”
在《周易》的卦象中,有些卦象天然地包含着险象。例如坎卦,坎为水,水既能孕育生命,又具有危险的特性,如洪水泛滥等。而当一个卦象中出现坎卦与其他卦象的组合时,就可能产生“行险”的情况。比如屯卦,下震上坎,震为动,坎为险,在事物初始阶段(屯代表事物初生),行动往往伴随着危险。然而,这里的“顺”则体现在如果能遵循卦象中所蕴含的阴阳变化规律,顺应时势而动,就能在险中求顺。
再看解卦,下坎上震。坎为险,震为动,有解除危险之意。解卦的卦象告诉我们,即使处于险地,也有解脱的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其中的顺逆关系。当面临危险时,通过合适的行动(震卦所代表的动),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如解卦中所揭示的阴阳爻的变化规律等),就能够化险为夷,实现“行险而顺”。
爻辞中的启示
许多爻辞也体现了“行险而顺”的思想。例如在蹇卦中,爻辞描述了在艰难险阻(蹇即艰难之意)中的前行情况。其中有的爻辞提示在遇到险难时,要与他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克服困难。这就是一种在险中求顺的策略,因为单独面对危险往往难以成功,而通过与他人建立顺的关系(如合作、互助等符合道德和时势要求的关系),就能够在险难的环境中逐步走向顺利。
又如困卦的爻辞,困卦象征着困厄。爻辞中既有对困厄状况的描述,也有如何摆脱困厄的指引。这要求人们在处于困境(行险)时,要坚守正道,顺应道德和自然规律,通过自身的修养和积极的行动,来寻求解脱困境、走向顺利的道路。
三、从“行险而顺”看为人处世
勇于面对风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风险,就如同卦象中的险象一样。比如在事业发展中,可能会面临创业的风险,投资的风险等。如果因为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就无法实现发展和进步。然而,这里的“行险”并不是盲目冒险,而是在充分认识风险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准备和规划去迎接挑战。
以《周易》的观点来看,这种准备和规划就是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例如,在创业时,要对市场需求(相当于一种时势)有准确的把握,顺应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同时要遵循商业道德等社会规范(也是一种顺的体现),这样才能在充满风险的创业之路上逐步走向成功。
顺应规律求顺
当我们处于险地时,要懂得顺应各种规律。这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性规律等。在人际关系中,如果遇到矛盾和冲突(类似于行险的情况),我们不能强行对抗,而是要顺应人性中善良、包容的一面。通过良好的沟通、互相理解等方式(顺的表现)来化解矛盾,从而使关系得到改善,实现从险到顺的转化。
在面对社会变革等大环境的变化时(这也是一种行险的情况,因为变革充满不确定性),个人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社会规范,这样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顺利前行,而不是被时代所淘汰。
四、总结
“行险而顺”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的智慧理念。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回避风险,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时,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应这些规律去行动,这样才能在险难的环境中实现顺利发展。无论是在个人的事业、人际关系还是在应对社会变革等方面,“行险而顺”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考方向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