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心,天象而出,万化而生,以一阴一阳之对待而为天地之本
邵雍认为,《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这是《易》之道的本质所在,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都是对此一阴一阳之道的闻发。但是,一阴一阳之道有对待,有流行,对待为体,流行为用,对待着眼于阴阳之静态的相对性质而言其定位,流行则是着眼于其动态的相互转化而言其变易,必先有对待而后始有流行,对待是流行的内在的功因,于不易而函変易之体,故力先天之学,流行是对待的外在的表现形式,于变易而致不易之用,故为后天之学。
由于对待与流行之不同,故易学分为先天与后天以判明其先后体用之关系,伏羲八卦的排列依据的是对待的交易的原则,文王八卦则是依据流行的变易的原则排列而成。虽然如此,由于体中有用,用中有体,对待必发而为流行,流行之中必含有对待,二者实际上是统一为一体而不可强行分割的,故先天与后天必须合而观之,一方面从先天的角度以明后天所本之体,另一方面从后天的角度以明先天所致之用,如此循环往复,体用相互,始能全面把握易道的本质。
邵雍首先解释先天象数与后天象数所依据的是两个不同的原则。他说:“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本也。”“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这是就《伏義八卦方位图》的排列而言的。这种排列,乾南坤北,离东坎西,称之为四正。邵维认为,“四正者,乾坤坎离也,观其象无反复之变,所以为正也”。正就是阴阳未交,两两相对,反复无变,其中所体现的是对待的原则,这是《易》之本。对待也有交易之义。
所谓交易,即阴阳之盈虚消长,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来交易阴,阴来交易阳,虽然也有阴阳之升降运行,但由此而形成的对称性的结构,仍然是两边各相对。以乾坤为例,乾生于位北之子中,在东边运行而尽于午中,定位于南,坤生于位南之午中,在西边运行而尽于子中,定位于北。坎本位西,要共所以终则于寅,离本位东,要其所以终则于申,虽为水火之相交,仍呈东西对待之势。其他艮兑震巽四卦分居四隅,虽有山泽之通气,雷风之相薄,也是两两相对。至于文王八卦的排列则与此不同,其中所体现的是流行的原则,流行即是变易,唯交乃变,变易是由交易而来。但是,对待中之交易是一阴一阳的对称性的交换,流行中之交易则是一阴一阳的转化性的推移,阴变为阳,阳变为阴。邵雍指出,“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此种排列,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震东兑西,东西为横,离南坎北,南北为纵。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震兑为阴阳之始交,故当朝夕之位,坎离为交之极者也,故当子午之位。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是因为乾坤乃六子之父母,纯阴纯阳,故当不用之位。兑离巽三女本为乾体,索诸坤而各得一阴。艮坎震三男本为坤体,索诸乾而各得一阳。三男三女乃乾坤之六子,为乾坤之变易而成,是以为天地之用。乾坤既生六子,则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乾退于西北而统三男,坤退于西南而统三女。
邵雍认为,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都是按照文王八卦的流行的原则而排列的,总的精神是强调一个用宇。他指出:“乾坤坎离为上篇之用,兑艮震巽为下篇之用。”“是以《易》始于乾坤,中于坎离,终于既、未济,而否泰为上经之中,威恒当下经之首,皆言乎用也。”“大哉用乎!吾于此见圣人之心矣。”关于先天与后天的提法,最早见于《周易•乾卦•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邵雍据此而提出了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的概念,以先天明体,后天明用,认为先天者先天象而有,藏而末显,无形可见,此为画前之《易》,天地之心,天象由此而出,万化由此而生,以一阴一阳之对待而为天地之本,本者兼有本源与本体二义,故为后天所效法。
后天者后于天象,乃吾人生活于其中的有形可见大化流行生生不己的现絮界,其所显现的为一阴一阳之变易,相互转化,被此推移,就其与天地之心相对而言,称之为迹,就其与本体相对而言,称之为用,此用亦兼有二义,一为由本体所发出的法象自然之用,一为由圣人所效法的人事之用。因此,邵雍在从象数的角度确立了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之后,又从义理的角度发挥阐明,进一步展开他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