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筮法对动变天文观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易》筮法又是怎样体现动变天文观的呢?《周易》筮法也是“三变成爻”,但它建立的天文基础是“五岁再闰”。就闰法本身的意义而言,“五岁再闰”虽破除了“三年一闰”的固定循环,但它实质只是对“三年一闰”做出修正,使之更为精确,而不是对它的全部否定。因而筮法变革也必将是局部修正。所以《周易》就继承了殷《易》的“积足一月置闰”的精神,操作步骤仍取“三变成爻”的形式,但细节改变(置三变余奇于一旁,不再管),含义改变(即解释为“再执而后卦”)。改变总策数,选择了50代替《归藏》46,用策取49 代替 45,从而筮数由《归藏》的“五、六、七、八”变成“六、七、八、九”。
《周易》筮数六、七、八、九在坚持《连山》、《归藏》筮数与四象四时对应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如下对应:
《周易》则是“六一七一八一九”--“冬一春一秋一夏”。这个变化显然根源于《周易》动变天文观下的“动变优先”,“先天后地”的“乾一一坤”仪序。这里,“六、九”成为阴阳极数,六爻逢此二数必变,变法是老阴变为少阳,老阳变为少阴,即“物极则反,刚柔互易”。
因而《系辞》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周易》在《乾》、《坤》两卦中所说的“乾,用九”“坤,用六”,不仅是表明《周易》爻象的称名法则,以与《连山》、《归藏》相区别,更是在说明《周易》的动变占筮法则,而人们历来多将它误认为是《乾》、《坤》二卦的“爻题”。当《周易》筮数被阴阳爻取代之后,原先可以直接表达动变的筮数“九、六”不复存在,卦象中只剩下阴阳爻两种符号,这时变爻就改用主卦结合变卦的方式来表达,即古史中记载的“某卦之某卦”的形式(如“《观》之《否》、《艮》之《随》”等等),《周易》动变筮占法则被更明朗直观地表达出来。
《周易》反应着阴阳变化之道,可以占变,这是《连山》、《归藏》二《易》所做不到的,占变遂成为《周易》的重大特征。但如果以为《周易》只是用来占变而不能占不变,则是对《周易》思想的阉割。
《周易》四个筮数中不仅有老阴老阳,还有少阴少阳,少阴少阳则是不变的,筮数逢七逢八即是,故同样可以占不变。《系辞》所谓“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但占变是《周易》的精神所在,是天地之道尚变的具体体现。也正是这“变”,抓住了八卦生成说的一个本质内容,“生生不已”。所以古来一直认为《周易》是占变的书,这个说法的合理性是无庸置疑的。《周易》专用“九、六"两个筮数占变,成了它区别于《连山》、《归藏》的重大特征,“九、六”因此也就成了《周易》阴阳爻象的代名。
天地之道尚变,这个客观实际一直存在着,但是,自人类出现到晚商,其间的自然科学探索者们(古代巫史)虽不断努力,希望掌握天地之道,却终于因多种原因没能弄清这个不受限制的变!在三年一闰的规律被发现之后,人们在理论上可以确认阴阳之道存在一个阴极,了解到“极则反”的趋势和一闰内部的变化,但这种变仍是一个循环的内部的运动,变的观念始终被桎梏着。直到“五岁再闰”时代,彻底破除了这个循环时,“动变”观念才得以全面确立。
统观三《易》筮法,无疑《周易》最为完美。《周易》的动变观最先进,《周易》继承了《连山》,《归藏》的“易与天地准”的精神,发展出完备的阴阳四象理论。它在筮数上,不仅能产生四象,而且突出两仪,即《易》有阴阳两极,不仅可以占不变,更可以占变,从而使《易》学的辩证思想得到突破性的升格,“动变”成为《易》学中最具革命性的内容。《周易》的筮数是六、七、八、九,从形式上看,虽然《归藏》筮数五、六、七、八也包含有《连山》的“七、八”,但《归藏》对《连山》筮数的扩大是在七、八之前生出“五、六”,致使《连山》筮数八由原来的阴仪升格为《归藏》的老阴之象,成为“阴极";而《周易》筮数则是以七八为基础,对二数左右扩展,七、八变为少阴少阳之数,而“九、六”则成为两仪“极数”,使《易》占的筮数与四象的统一达到了最佳状态。并把乾阳的优先地位通过“九大六小”(所谓阳大于阴)体现出来。“易与天地准”,从《连山易》中已经存在的筮法“程序”和“结果”对天地之道的体现方式来看,《归藏》的筮法操作程序形式上是“三变”,能与“三年一闰”统一,但作为结果的四个筮数在与“期之日”及“万物数”的统一上,则存在着偏颇,“七、八”当然合道,“五、六”则无法圆通,因而显出不完善。而《周易》筮法不只是程序能与天文学的新成果相合,而且筮数“九、六”、“七、八”无论动静,都仍然与日月、万物之数相合。在筮法体现天文观、与人们对天地之道的认识成果统一这一点上,《周易》显得更为周全、完备,这个体系取名为“周”易,这大概也是其中的一个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