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阴阳五行之理,方有天地万物之性,所以说太板总天地万物之理
首先,介绍一下朱熹哲学中理气范畴的由来及其意义。朱熹所说的理,就筮法说,指阳阳或刚柔二爻、奇偶二数、乾坤两卦之所以然以及阴阳卦爻象变易的规律,即阴阳奇偶之理。朱熹将这一观念推广到其行学领域,则以理为事物之所以然及其当然之则。他说:“至于所以然,则理也。”(《语类》卷四十九)又说:“天下物当然之则便是理。”(《语类》卷一百一十七)其解释即物穷理说:“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大学或问》)一物一事之所以然,指事物的本质。当然之则,包括规范和规律两层含义。伦理规范和自然规律,朱熹皆称之为“当然之则”。其所谓“当然”又含有“必然”的意义。
不区分当然和必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之一。朱嘉关于理的认识本于程氏哲学,归结为上述两点,便将其含义规范化了。朱熹说的气,就易学的内容说,指卦气说中的阴阳二气,如阳气始于子,阴气始于午等,进一步列中为天地之气。此种理解亦出于程氏易学。但就其哲学概念说,又不同于程颐说,即进而将阴阳二气看成是万物构成的物质材料。他说:“五行阴阳七者滚合,便是生物的材料。”(《语类》卷九子-四)此是以阴阳五行之气为万物形成的七种物质要素,又是来子周敦顾的“二五之精“说。
材料说是朱烹气论的主要特征。他说:“附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出物事来。”(《语类》卷一)“质”、指气之凝结状态,天地万物皆依此而构成自己的物质实体。总之,朱熹认为,理是事物之所以然和当然之则,气是事物构成的物质材料。就此种意义说,理和气乃万事物形成的必要条件,二者饮一不可。他说:“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语类》卷四)此处说的“人”,也包括物在内。其解释《太极图说》中“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说:“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可以 为健顺仁义礼智之性;必得是气,然后以为魂魄五藏百体之身。周子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正谓是也。”(《周子全书》卷一引)朱烹此说、是同其易学观相联系的。就筮法说,任何卦象,都是阴阳之理和奇偶之画所构成,所以任何事物也都是理气结合的产物。按朱熹的逻辑,阴阳五行之气作为生物的材料,同卦画一样,是有形象的东西,属于形而下的世界;而事物之所以然及其当然之则,同筮法中的阴阳之理一样,属于形而上的世界。但这两个世界,对个体事物的形成说,哪一方面是根本的呢?他回答说: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本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文集• 答黄道夫》)
朱熹认为,理为生物之本,气为生物之具。“本”,指本原:“具”,指器材。对一物之形成说,理为其性,气成其形,二者缺一不可。但理和气,并非平行的关系,就一物的形成说,理为其本原。为什么理为生物之本?朱熹则依据其筮法中“易有太极“说,将理气关系归结为太极和阴阳的关系,提出理本气末说,发展了程颐的理本论的体系。
前面谈到,朱京说的太极,就旅法说,指阳阳奇偶之理的全体,乃八卦和下四卦形成的根源。就哲学说,其所说的太饭,则指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解《太极图说》中的太极说:“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天地万物之根也。”(《语类》卷九十四)
此即《太极图说解》中所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组,品汇之根柢也。“无声无臭”,指理无形迹,解释周敦顾说的“无极”一辞。“造化”,指阴阳五行之气生化万物。“枢红”,指气化万物之理,有此理,方有气化之事,放为气化之枢纽。“品汇”,指万类。这两句,是解释周敦颐说的“太极”一辞。为什么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因为太极乃天地万物之理。他说:“盖所谓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其无器与形而天地万物之理无不在是,故日无极而太极。〝(《文集•隆兴府学濂溪先生祠序》)〝合天地万物之理”,又称为°总天地万物之理。”他说:“极是道理之饭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周子全书》卷一引)”总天地万物之理”,指天地万物共同遵循之理,所以说“只一个实理。”但此实理,并非单一之理,而是指阳阳五行之理的全体。他说:“太极是五行阴阳之理告有,不是空底物事。”(《语类》卷九十四)
又说:“所谓太极者,只二气五行之理,非别有物为太极也。”(同上)在朱熹看来,阴阳五行之理,并不相同。阳气之理主健,阴气之理主顺,五行之气又各有自己的规定性,如水之润下、火之炎上等,五行之理也不尽同。而太极则为阴阳五行之理的全体,即阴阳五行之气之所以然及其变化的规律。他说:“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语类》卷一)此处说的理,指阴阳五行之气变易的规律。朱熹认为,有此阴阳五行之理,方有天地万物之性,所以说太板总天地万物之理。由于天地万物依此理而形成自己的本性,所以太极又是天地万物最高准则。此即他所说:
“周子所谓太极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底表德。”(《语类》卷九十四)朱熹以太极为阴阳五行之理的全体,同其以筮法中的太极为〝象数未形之全体”的观点是一致的。总之,太极作为天地万物之理即二气五行之理的全体,就其整体说,为“一理”,就其内容说,又是众理之总括。此是朱熹太极观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