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形势说尤其注重人在时空中运动时的景观视觉效果及其艺术处理
当然,风水形势说所洞彻并强调的,还不仅止于此,即不仅注重当人固定于某一位置时感知远、中、近不同景观的大小恒常或变化,而尤其注重人在时空中运动时的景观视觉效果及其艺术处理。即是说,不仅注重于空间知觉方面的大小恒常与变化规律,也注重与此有机联系的时间方面的体验与感受,以此论动静和形势转换,则是时空上的动静感和形势转换。
风水形势说的这一取向,从人的行为和知觉心理来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人在外部空间组群中作步行运动,当其近观时,景物细节,尤其是建筑艺术处理中造型、设色、纹理、质地等种种细节的丰富多彩,往往使人瞻恋驻足;而俟其远观景物,人虽移步,远观视角的变化却常较微小,景观微差变化也往往难以明显觉察。因此,近观和远观的视觉感受,多具有时空上的相对静态特征。与此明显成为对比的是,中景景观主要是在远近行止的显著变动中,被人连续感知而获得“知觉群”的综合印象,它具有时空上的显著动态感,也自在情理之中。
基于此,风水形势说在额合近景、中景和远景上的外部空间构成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处理原则:对千尺之势的大型空间组群,一方面,要从全局或整体上控制其具有特定性格或气魄;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以百尺之形为率,把整个空间组群划分成既各相独立、互有差别而又有机联系的多个局部性空间,巧妙地组织其中各单体及局部细节的艺术处理。这样,空间组群便能一气呵成地显现出性格鲜明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特色;而移行其间,在远、中、近的不同层次上,纷星展现的形与势的时空转换,更能予人以一系列的不同感受并引起情感变化,形成富于戏剧性的生动有致而又连续不断的审美体验在这些体验中,当然会包括由不同视距(D)和建筑高度(H)的关系所决定的空间感:如当D/H=1时,仰角45°,空间围合感很强,人倾向于观看建筑立面的局部或细节;当D/H=2,仰角27时,空间围合感适中,倾向于观看整建筑的立面构图及细部:当D/H=3,仰角18°时,围合感下降,倾向于观看单幢建筑与周围景物的关系,或观看一群建筑;当D/H=4,仰角14°时,空间围合的容积性特征趋于消失,倾向于把建筑看成是突出于整个背景的轮廓线,如此等等。
这一系列空间感的认知及其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就现代建筑理论而言,盖源自19世纪西方建筑界的视觉分析理论,本质上,都是静止式的,即是在各不同距的固定观赏点上为人所感知的。而风水形势说以百尺之形划分千尺之势的空间构成原则,虽然包含了对这种静态空间感的认知与运用,但其更为注重或强调的,实际上是时空运动中这一系列静态空间感及其转换变化的连续综合印象。这一取向,其实是更吻合于为弥补西方的经典性视觉分析理论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当代外部空间设计理论,例如日本学者芦原义信所提出的“十分之一理论”和“外部模数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