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向的基础上组织陵寝建筑布局的中轴线使建筑形象显现出气势宏伟和充满灵性
在山向的基础上组织陵寝建筑布局的中轴线,一方面,山川形势在观念上被赋予的各种象征意义和秩序,由于这中轴线即神道和沿这轴线序列配置的门坊、殿座、墙垣、桥涌及仪构的具体实施,而趋于彰明较著:山川自然景观,也因建筑形象得“聚巧形而展势”?,显现出气势宏伟和充满灵性。
另一方面,因山向而贯统的主山、朝山、案山、砂山及水法等相互间呼应映衬的关系,使建筑组群布局在正向、逆向的空间序列上,以及其侧翼方向,都能得到自然景观有机和谐而完美地烘托,内向心,建筑之巧形,在条理分明、秩序井然的山川形势环抱映衬下,“形乘势来”,“形以势得”,“驻远势以环形”而更显“精神发越”。山川自然美与建筑人文美的有机配合,“相济而相因,千态万状……相类而相生”,大大强化了山陵艺术的主题思想,最终“将深沉的对自然的恭谦的情调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未能超越的有机的图案”,使“其间所有的建筑物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典型的实例如清东陵主陵即孝陵、陵寝山向“金星山特起一峰,丰而不肥,形如覆钟,端拱正南,有措笏朝天之势",北向昌瑞山主峰之“玉陛金、垣合繁微”,“峰宛凤翥而龙蟠,川星而斗流”,其“前后左右,群山朝揖,众水分流,纷郁丽九光之霞,郁葱萃万年之秀”。陵域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山川景物,殆皆由金星山和昌瑞山一线相连的山向所扼控、并与这山向所贯统的整个山川形势相配合,全部陵寝建筑组群,南起金星山北麓的五间六柱十一楼石牌坊,向北序经下马牌、大红门和风水墙、具服殿(更衣殿)、神功对德碑亭(大碑楼)和华表,绕行外案影壁山,而石望柱、像生、龙凤门、单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左右班房、隆恩门(宫门),东西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享殿)、石平桥、琉璃花门、二柱门、台石五供、石平桥、方城明楼、直抵月牙城前琉璃影壁(地宫人口),一系列形制各异、多彩多姿、大大小小数十座建筑物,就由一条总长达6000米的神道(雨路)相贯串,一气呵成,形成为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富的建筑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