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案例

易象系统爻象取义的途径,“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于变”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爻象的取义大致有四种途径,其中最粗涩的途径是仿卦象之法直接取象于物。如《易纬乾凿度》云:“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候,五为天子,上为宗庙。凡此六者,阴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万人所以为象则也。”将卦体之六爻,依次由下至上规定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五个阶层,上爻宗庙为神权象征。惠栋《易例》集合卦爻辞至汉代易学中一些说法,将六爻之归结为如下儿个方面:“初为隐,为潜,为微,为儿,为喷,为始,为深,为足,为趾,为履,为拇。二为大夫,为家,为中和。四为三公,为心,为疑。五为中和,为天子,为大君,为大人。上为宗庙,为首,为角,为终。”但《系辞•下》认为:“《易》之为书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运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反对将六爻之象固定为某种具体的事物,以便充分扩展六爻变动性的特征。因此,汉代以后,以爻象物的方法便极少有人问津了。

爻象取义的第二种途径是交在卦中所呈现出来的阴阳态势,如乾初九《象》日:‘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上九《象》日:“•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认为初九为阳气潜藏之地,故云“阳在下也〝;上九为阳气亢盛之时,故云“盈不可久也”坤初六《象》日:“‘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别致其道,至•坚冰’也。”初六“履霜”,霜为阴物,初为始位,,故云“阴始凝也”,“至坚冰”为发展趋向,系件是“驯致其道”,即阴气继线凝聚,“至坚冰”便会成为事实。大过初六《象》日:“藉用白茅;柔在下也”。二爻以上至五爻皆为阳、为刚,而初交为阳、为柔,故云“柔在下也”。困華六三《象》日:“‘据于茨藜’,乘刚也。”九二为阳为刚,六三为阴为柔,六三在九二之上,故云(柔)”乘刚也”,屯館六二《象》日:“六二之难,乘刚也。”初九为阳、为刚,六三为阴为柔,六二在初九之上,故云(柔)“乘刚也”。损蛋六五《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六五为阴,上九为阳,交群所谓“元吉”,原因在阴阳相谐,五得上之助,故云“自上祐也”。

易象系统爻象取义的途径,“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于变”

爻象取义的第三种途径是卦变。阴阳相异之两爻由静态的上下位置联系向动态的内外交换转移,便会形成由一卦生成另外一卦的所谓卦变形态。《小象》在个别卦中已接触到卦变问题,而在《彖传》则把卦变当作其内在结构的主体部分。《小象》益量六二日:“‘或益之’,自外来也。”六二阴爻自外而来,则本卦为节强。节上六之阴爻来至二位,与九二阴爻交易位置,产生出益,益为节之卦变。两爻交易,卦体为之改观,局部的上下升降,引起全局的变动,这就是卦变的意义。

《彖传》讲到卦变的有二十余例,其基本特征是本卦与卦变不同交性的交数对等,交的上下、往业、进行、内外的变迁只能在卦体内不同交性的两交之问进行。《彖传》于三阴三阳卦,举泰、否、随、蛊、噬嗑、贲、咸、恒、损、益、旅、涣等十二卦为例,说明两爻交易引起卦变的情记。如“随,刚来而下柔”。否上九之初六,上交与初交交易,卦变得随量,故云“刚来而下柔”。《盅•彖》云:“蛊,刚上而柔下”。泰售初九之上六,上六之初九,卦变得蛊,故云“刚上而柔下”。可见随、盅二卦皆自否、泰卦变而来。《噬嗑 •彖》云“柔得中而上行”,从益卦而来。益量六四之九五,为柔上行而得中位(五为上卦之中),卦变得噬嗑,《贲• 象》云“柔来而文刚”,“刚上而文柔”,从损卦来。损重初、二两交皆为阳为刚,三、四、五三爻皆为阴为柔,六三之九二为“柔来”,九二之六三为“刚上”,交相杂为文,柔人刚中故云“文刚”,刚进柔内故云“文柔”,卦变得贲。噬嗑,贲盖自益,损卦变而来。余威、恒、损、益、旅、涣等卦皆可据《家传》所示之意,确定其自何处卦变而来。

此外,《彖传》在二阴四阳生中举大畜与大壮、暌与中孚等说明卦爻关系。《大育•彖》云〝其德刚上”,谓大畜白大壮卦变而米。大壮,九四之上六,九四为阳为刚,放云“刚上”,卦变得大畜。《暌•家》云“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谓睽自中孚卦变而来。中孚国,六四之九五,卦变得暌。易例:爻位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阴阳相对为应,二与五为上下卦体之中位。六四上行九五,居上卦之中位,与下非九二成刚柔相应之态势,故云“得中而应乎刚”。在二阳四阴卦中,《彖传》举晋与观、升与解等卦说明卦变关系。《悉 •家》云“柔进而上行”,谓晋自观而来。观重,六四上行至于九五,卦变得晋罪。《升•条》云“柔以时升”,“刚中而应”,谓升自解而来。解量,六三以柔上升至于九四,九二与六五两中交刚柔相应,卦变得升善,卦变说的理论价值在于,它以刚柔两种不同交性在位置上的交易引起卦体变化的形象方式,揭示事物由此变彼的内在根据之一,即事物内在不盾诸方面的空间关系。这一思想,在现代化学中有关分子结构的理论中得到印证。

易象系统爻象取义的途径,“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于变”

爻象的第四种取义是阴阳消长的趋势。如复,尽管五阴在上,一阳在下,《复 •象》却不从阴阳力量对比的意义解释,而是从乾坤六阴六阳环状连接在轮转中的向背取义,故云“刚反,动而以顺行”。六阴六阳环状轮转首现五阴一阳之复;次现四阳二阳之临售,故(临 • 家》云,刚浸而长”;再次为泰售,故泰卦群云“小往大来”;经大壮言,“刚以动”(《大壮 •彖》),夬言,“刚决柔”(《夫 •彖》),至于乾享,为阳盛。继续轮转,则一阴生,为姤景,故《姤•彖》云“柔遇刚”;次现四阳二阴之通量,放《通 •家》云(柔)“浸而长”;再次为否量,故否卦群云“火大往小来”;

经观童至于剩重,六阳仅剩其一,故《剥 •家》云:“柔变刚”;最后至坤重,为阴盛。由复至乾为阳长阴消,由至坤为阴长阳消。《系群•上》:“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量夜之象也。”进退者,阴阳之消长也;昼攻者,以六阳(柔)六阳(刚)之进退消长所取之象也。至汉代,进一步以此十二阴阳消长之卦配十二月,以交值候,衍成七十二候卦气图。后蜀彭晓注《周易参同契》,又以此十二卦配二十八宿,配五行、四季、十二地支和后天八卦方位,制成明镜图,以明内丹修炼之术。至手以十二消息卦纳甲、纳支、纳音所制出的各类图象模型,汉代以后,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爻象是全部易象系统的基础与内核。无论对于卦象还是全《易》之象,爻象都是其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系辞•下》云:“人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交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易》称卦体为彖,彖与交不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且是体与用的关系。“家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世。”(《系辞•下》)“象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系辞 •上》)因为爻象的变动不居,故彖才能呈现为一种动态整体质,即所谓“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于变”(《系辞.下》)。在全《易》之象中,由六十四卦次序构造的各种模型,大都是以爻象变动为基础的。如《杂扑》和《序上》的错综卦序是以两卦之间爻象的同异往来为依据的,京房八宫卦序的基调为爻变,邵雍的长图与方网图是通过逆增一阴爻一阳爻的办法建构起来的。因此,爻象以其变动性特征,同样俠全(易》之象呈现为一种宏观的动态整体质。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 六爻 爻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