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对《周易》爻变说的注解,卦体与爻义虽相合,有时又相反
一爻为主说,是追求卦爻的统一性,而爻变说,在于说明爻象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王弼认为此亦是《周易》体例之一。王弼此说,也是对《系辞》的“神无方而易无体”说的发挥。王弼对《周易》的注解,不仅主取义说,而且取爻象往来说,甚至吸收了荀爽的乾升坤降说,用来说明爻的性质在于变通。如其注贲卦善《彖》文“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说:
刚柔不分,文何由生?故坤之上六,来居二位,柔来文刚之义也。柔来文刚,居位得中,是以享。乾之九二,分居上位,分別上而文柔之义也。刚上文柔,不得中位,不若柔来文刚,故小利有收往。
此是本于荀爽乾升坤降说解释《彖》文刚柔往来说。可见,王弼对卦变说,并非一概排斥。因为他引《彖》文解经,而《彖》本有刚柔往来说,此说同取义说是相联系的。因为爻有往来变动,所以爻义亦变动不居。为此,王弼于《略例》中,写了《明爻通变》一文。此文开头论爻的变化说:
大文者何也?言乎变者地。变者何地?情伪之所为也。大情份之动,非数之所求也。
此本于《系辞》“爻者言乎变者也”。“情份“亦本于《系辞》“情份相感而利害生”。情即实情,份即虚份,此处引中为正反或表里两方面。王弼认为,由于情伪的变动,才有交义的变化。但情份的变动,复杂多端,是不能以度数来推测的。意思是说,爻义的变化,没有既定的公式。他在《明爻通变》中,以《周易》中的卦爻辞为例,讲了三类变动不居的情况。
其一,卦体与爻义虽相合,有时又相反。他说:
合散屈伸,与体相乖。形躁好静,质柔爱刚。体与情反,质与愿违。
“合散屈伸”,指爻义的变化,有合有散,有屈有伸。“体”,指一卦之体,即卦义。王弼认为,爻义的变化,有时同其卦义相乖背。按邢注,如萃卦,兑上坤下,此卦之体,上悦下顺,乃合顺聚会之义。可是,六二一辞说:“引吉,无咎。”王弼于《周易注》中注此爻辞说:居萃之时,体柔当位。处坤之中,己独处正,与众相殊,异操而聚。民之多僻,独正者危,未能变体以远于害。故必见引,然后乃吉而无咎也。
此是说,六二爻居下卦坤体之中位,而又当位,虽处聚会之体,但不愿随顺别人,己独处正,人虽多僻,而志在静退。此即合中有散,与众不同,所以说〝与体相乖”。又如,乾卦初九爻辞说,“潜龙勿用”。王弼注说:“文言备矣。”《文言》解释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是说,“潜龙勿用”,乃处于潜屈之时,可是并不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志向。按王弼的观点,即屈中有伸。
此亦是“与体相乖”之义。“形躁好静”,是说,形体虽,急躁,心情却好安静。如归妹卦,震上兑下,上动下悦,其卦体为悦而动。可是九四交辞说:“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王弼注说:“愆期迟归,以待时也。”是说,静待婚期的到来,此即“体与情反”。“质柔爱刚”,是说,体质柔顺,其志向又在于刚强。如履卦,乾上兑下,按《彖》文义为“柔履刚”,乾为刚,兑为柔。可是六三爻辞说:〝武人为于大君。”六三居柔兑之体,其;志又在刚武。此即“质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