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观鉴人不以言语善辩为依据,而是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劳
[原文]
老子曰:“大辩若讷。”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是知讷者未必有失,而辩者亦未尝有得也。辩者所以在理,天下之至理不辩自明,繁辞博语,又何取焉?
君子言之必可行也,使勤于言辩,则不能不怠于行事,物情不两①大,此亦宜然矣。赵文子其言讷讷然,如不出诸其口,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周勃、张相如②号为长者,而言事曾不能出口。故知采辩去讷者,其观人之理,必有未尽者也。旧籍载采辩去讷之谬者,则如后方。
[注释]
①两:比并,并列。
②张相如:西汉开国功臣,封东阳候。
[今译]
老子说:“大的辩才像言语迟钝一样。”孔子说:“君子要言语迟钝而行动敏捷。”由此可知,言语迟钝的人不一定有所失,而言语辩博的人也不一定有所得。所辩论的是道理,而天下的至理不辩也是明白的,繁复的辞句和过多的言语,又有什么可取的呢? 君子的话,说了就必定可以实行,假使勤于言辞和论辩,就不能不影响实行。事物不能两方面同样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也应该这样看。赵文子说话一副口齿不利的样子,内容好像不是出自他的口中,而推荐的晋国管库的人有七十多个;周勃和张相如被称为长者,但是在朝廷上竟说不出话来所以知道如果选取善辩的而去除话语迟讷的,那么他的观察人所根据的道理,必定有没探究明白的地方古书中所记载的选取善辩者、去除迟讷者的荒谬例子如下。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