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厌?月厌日是哪几天,周易给你详细解说
[原文]
《堪舆经》日:“天老曰:正月阳建于寅,阴建在戍。”
《春秋繁露》日:“天道①,大数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阴阳是也。春出阳而人阴秋出阴而人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出则阳人,阳人则阴出,阴右则阳左阴左则阳右,是故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于前、冬交于后而不同理,并行而不相乱,浇滑②而各持分,此之谓天之意。而何以从事天之道?初薄大冬,阴阳各从一方来而移于后。阴由东方来西,阳由西方来东。至于中冬之月,相遇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阴适右,阳适左。适左者其道顺,适右者其道逆。逆气左上,顺气右下,故下暖而上寒。以此见天之冬右阴而左阳也,上所右而下所左也。冬月尽而阴阳俱南还。阳南还出于寅,阴南还人于成,此阴阳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阳日益而鸿,故为烧热。初得大夏之月,相遇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阳适右,阴适左。适右由下,适左由上,上暑而下寒。以此见天之夏右阳而左阴也,上其所右,下其所左。夏月尽而阴阳俱北还。阳北还而人于申,阴北还而人于辰,此阴阳之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署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鸿,故至于季秋而始霜,至于孟冬而始大寒,下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天地之功终矣。
[注释]
①天道:天的运动变化规律
②浇滑:枭乱,清乱。
[今译]
《堪舆经》上说:“天老说,正月阳建在寅日,阴建在成日。”
《春秋繁露》上说:“按照天道的规律,大多相反的事物不会同时出现,比如阴和阳。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出则阳入,阳入则阴出,阴右则阳左,阴左则阳右。因此春俱在南,秋俱在北而不同道;夏交在前,冬交在后而不同理,并行却不相乱,混淆而各自区分,这就是天道的意思。怎么才能顺从天道行事呢?刚刚临近大冬,阴、阳各从一方来而移到后面。阴由东方来到西方,阳由西方到东方,到了中冬之月,在北方相遇,阴阳合而为一,称之为“至’。分开后又离去,阴跟在右,阳随在左。跟在左边的顺应天道,跟在右边的逆天道。逆气左上,顺气右下,因此下边暖而上边冷。由此可见冬天是右边阴而左边阳,上属右而下属左。冬月尽了,阴阳都回到了南边。阳南还出在寅,阴南还入在成,这就是阴阳开始出地入地所见的地方。到了中春的时候,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称之为春分。春分时阴阳各半,因此昼、夜一样长冷、热一样平均。阴日减损,而阳日增多益发鸿大,因此称为烧热。刚刚到大夏之月,阴阳在南方相遇,合而为一,称它为至。分开后离去,阳跟着右,阴跟着左,跟右的向下,跟左的向上,上面热而下面冷。由此可见,夏天是右阳而左阴,上属右,下属左。夏月完了,阴阳也都回北了。阳北还入于申,阴北还入于辰,这就是阴阳开始出地入地所见的地方。到了中秋的时候阳在正西,阴在正东,称为秋分。秋分即阴阳各半,所以昼夜均分,寒暑平衡。阳日减损,而阴日增多日益鸿大,因此到了秋末开始下霜,到了初冬开始大寒,下雪后万物都结下果实,大寒后万物都收藏起来了。天地之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