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应用

《吴子兵法》概观 吴子对“道、义、谋、要”的具体解释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吴子兵法》概观

《吴子兵法》是一部以兵学理论及军事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兵法。由于吴子本人多次带兵作战,有“诸作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之说,因而在兵法里有显著的实用色彩。这里说的实用,包括料敌、统御、作战,等等。

据史书记载,吴子写过论兵专著四十八篇,保存下来有六篇。

《吴子兵法》概观 吴子对“道、义、谋、要”的具体解释

(一)道、义、谋、要

吴子说的“道、义、谋、要”是他整个兵法的纲,也是费穿于其他一切兵学问题的总的指导线素。他说的道指德政,义指调适,谋指谋划,要指简约,认为这四者缺一不可。

一般地说,道和义属于政治学或伦理学范畴,是提供了评价某一社会行为的是非标准;谋和要属于实用范時,指的是实际操作及对操作后果的评估。昊子将两者统一在一起,说明他把兵学文化不单单看作是一种道德文化,同时也看作是一种实用文化,或者是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由此,它标志着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格,开始由德的文化意识向德力并重的文化意识倾斜。

那么,吴子对“道、义、谋、要”是如何具体解释的呢?

他说的道,是指符合德政的东西,是许许生生美德和善行的集合体。正是这个道,使得人人都能返其 本原,复其始初。什么是义?义是道的引1申和发挥,它以道为淮则,逐步演化出对一切行为是非的评价与取舍的标淮,这个标准,说到底是“适合”或“适宜”。什么是谋,谋指计算与谋划,使白己在战争过程中能趋利避害。什么是要?要所指的是利用德、义 、谋等进行決策与管理,逐步建立起一种规范化程式,并力争有积极成果(吴子日:夫道者所以返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远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

从吴子对“道、义、谋、要”的诠释中不难发现,他特别重视文治与武功的统一,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他看来,无论谁去指导战争,从战前准备,战争实施到结束,都不可将德政与武力对立起来。既不可因修德政而排斥武功,变成谦谦君子;又不可因某一战局的得失利害而废弃大本大原的德政。正确的做法应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也就是始终把文治与武功牢年结合在一起。扩而大之,凡治理好一个国家,使之民富国强,最根本的是:以武力作后盾,以道义取胜。

为什么会这样?他认为,单纯地强调德政和片面追求武功都有弊端。书中举出古代承桑氏君主与有扈氏君主作为例证,说承柔氏君主“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君主“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原因都在于偏废一方。事实证明文德与武功必须兼顾,修文德才能安和众人;有武备才能防范敌人;两者一表一里,互通互济。

他针对有的人以妨碍德政为由,宣扬非攻废武。指出,,文德和武功都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适当地使用武力,不违背仁和义这些德的准则,反而与德相吻合。

他说:大敌当前,该打而不敢打,当进而不进,有何资格来谈义?因措置不当,覆军杀将,人都死了,又来抚尸号啕而表示哀痛,也就配不上谈仁了。

《吴子兵法》概观 吴子对“道、义、谋、要”的具体解释

如何能做到“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吴子从政治和军事两个领域做了具体发挥。

在政治方面,他提出四德,也就是德政的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使臣民各就其位,二是使他们不失所宜,三是要做到上下有等,少长有序,四是对困苦者实行救抚(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吴子认为,这四种德,“修之则兴,皮之则衰”。还举例说,“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殿人不非”,证明成汤和周武的用兵,虽悖逆了当时的君主,却符合于道。他由此还推论出:一个贤明的君主应懂得,假如自己的行为有悖于道,举措违反了义,而又身居高位,灾祸必及其身(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

在军事方面,他提出“四和”,即和于国,和于军,和于阵,和于战。关键在一个和字。这个和,也是道和义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什么是和,是指军队内部的团结与协调。吴子认为,国家的统一,军队内部的团结,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协调动作,是取得一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用他的话说,叫“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決胜。”

怎样才能做到“和”?认为应取决于两种要素,一种要素是战争的起因与性质,即战争符合于道义。为此,他把战争的劝因分为五类:争名、争利、积怨大深或太久、发生内乱、遇到灾荒。这五者中,只有最后两种,用战争手段阻止本国或他国当权者以暴政虐民,或救助灾荒,解民于倒悬的,算得上“义”兵,能使国内、军内和睦对待,其余的则不过是强兵(强凌弱),刚兵(众暴寡),暴兵(舍义救利),逆兵(违背民;心和天理,一意孤行),很难算是道义之举,因而根本不存在“和”的基础。顺便说一句,吴子对战争起因的分析,是中国兵学史上首次对战争的起因与性质的区分,这种区分有历史价值。至于他说的另一种要素则是指战争决策者对战争所抱的认识与态度。吴子对儒家的益儒损兵,过分夸大仁义的作用,兵家益兵损儒,甚至对仁义完全作功利的解释(如: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都不赞成,认为它们各有偏颇。正确的做法应使两者统一。即决策者应高屋建瓴,洞察全局,据以制定正确国策,而决不能只是一个言必征战,专攻杀伐的目光短浅和平庸之辈。

以上说的是道和义,下面再谈谈谋和要。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吴子兵法 吴子 军事道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