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和
一、概述
在《周易》的体系中,“争”这一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周易》是一部探讨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经典,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卦象、爻辞等内容都能反映出“争”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和影响。争可以理解为矛盾、冲突、竞争等多种含义,它贯穿于人类社会、自然现象以及个人命运的诸多方面。
二、争在周易中的体现1. 卦象中的争 - 在《周易》的卦象中,例如讼卦,其卦象就体现了争的概念。讼卦为坎下乾上,象征着天水违行,上下不合,从而产生争讼之事。从爻辞来看,初六爻“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这表示在争讼开始的时候,如果能够不长久地纠缠于争讼之事,虽然会有小的口舌之争,但最终是吉祥的。这反映出《周易》对待争讼这种“争”的态度,即尽量避免过度的争执,以免带来更大的灾祸。 - 同人卦也从侧面反映了争。同人卦为离下乾上,同人者,求同存异。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不能做到求同存异,就容易产生争的情况。同人卦的九三爻“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这一爻辞描述了一种竞争对峙的状态,一方埋伏在草丛中,另一方登上高陵观望,双方僵持不下,多年都不能兴起战事。这体现了争在群体关系中的复杂性,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因为各种因素而难以彻底爆发的一面。2. 爻辞中的处世之道与争 - 许多爻辞都蕴含着在面对争时应有的处世之道。如坤卦的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一爻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争,但从处世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正直、端方、大度,那么在面对争的情况时,就能够泰然处之。因为这样的品德能够化解许多不必要的争端,即使遇到了竞争或者矛盾,也能够以自身的品德优势从容应对。 - 谦卦中的爻辞更是体现了在争中的谦逊态度。谦卦初六爻“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谦君子在面对各种可能的争的情况时,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这种谦逊并非软弱,而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智慧。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与他人争一时之长短,反而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机遇,最终能够顺利地渡过各种难关,就像涉越大川一样,获得吉祥的结果。
争与阴阳平衡
在《周易》的哲学体系里,阴阳平衡是一个核心概念。争也与阴阳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阴阳失调时,就容易产生争的现象。例如,在一个团队或者家庭中,如果阳刚之气过盛,缺乏阴柔的调和,就会出现争强好胜、互不相让的情况。反之,如果阴柔之气过重,缺乏阳刚的引导,也会因为缺乏决断而在面对利益分配等问题时产生争的矛盾。只有阴阳平衡,才能避免过度的争,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昼夜交替、寒暑变化也是一种阴阳平衡的体现。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气候异常,就会导致各种自然灾害,这也可以看作是自然界中一种“争”的表现,是阴阳失调后万物为了重新达到平衡而产生的冲突现象。
三、总结
在《周易》中,“争”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从卦象到爻辞,从处世之道到阴阳平衡的哲学理念,都对“争”有着深刻的阐述。《周易》提醒我们,争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和自然现象,但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在面对争时,要懂得适度,避免过度的争执和冲突。从处世的角度看,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如谦逊、正直等,以化解不必要的争。同时,也要认识到争与阴阳平衡的关系,无论是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现象中,都要努力维护平衡,从而减少因争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