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成易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一、概述

在《易经》的体系中,“四营成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进行易占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原理的概括,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通过数的运算来探知事物发展趋向的智慧。

二、四营成易的具体含义与操作

第一营:分而为二以象两

在进行大衍之数的演算时,首先要把用于演算的蓍草总数(通常为五十根,其中一根不用,实际用四十九根)随意分成两部分。这一动作象征着天地初分,乾坤两立。天地是万物的起始,在易理的世界观里,天地代表着两种最基本的力量和状态。这一分的动作看似简单随意,但却蕴含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深刻哲理,是将混沌未分的整体状态分化为阴阳两个相对的方面,为后续的运算和对事物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二营:挂一以象三

从分好的两部分蓍草中的一部分取出一根蓍草,放在一边。这根被单独取出的蓍草象征着“人”。在天地人三才的观念中,人处于天地之间,是能够感知、影响和参与天地变化的特殊存在。通过“挂一”这个动作,就构建了天地人三才的象征体系。在易占中,这也意味着将人的因素纳入到对事物发展的考量之中,因为人的行为、意志等因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营: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把分好的两部分蓍草(除去挂一的那一根)分别以四根为一组进行数算。这一操作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四季是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万物的生长、发展、成熟和收藏都与四季的更替密切相关。在易占中,揲之以四的操作反映了将事物的发展与自然的周期规律相联系的思想。数算的结果会得到余数(余数可能为1、2、3或者4),这些余数在后续的运算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事物在特定周期内的特殊状态。

第四营:归奇于扐以象闰

把经过揲四操作后得到的余数(左右两边的余数)合并起来放在一边。这一动作象征着闰月。闰月是为了调整历法与自然季节的差异而设置的,它体现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精确把握的微调机制。在易占中,归奇于扐的余数情况也对最终的卦象判定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这四个步骤(四营)的操作,经过多次重复(通常是三变得到一爻,十八变得到一卦),最终确定一个六爻卦象。

三、四营成易在易占中的意义

构建天人合一的预测体系

四营成易的整个过程,从分而为二到归奇于扐,完整地将天地人三才的观念融入其中。它体现了在易占中,不仅仅是单纯地探究自然规律(天地的规律),而且要考虑人的因素。人作为天地之间的参与者,其行为、决策等会影响到事物发展的结果。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易经》哲学的核心之一,也是易占能够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四营成易的操作,预测者试图在天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能够从卦象中解读出关于人事、自然等多方面的信息。

体现数与象的转换关系

在四营成易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数的运算。从最初的蓍草总数,到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等操作中的数字变化,最终这些数的结果转化为卦象中的爻象(阴爻或阳爻)。数是抽象的概念,而象则是具体的、可以直观感知的形象。例如,揲之以四得到的余数决定了爻的阴阳属性。这种数与象的转换关系是《易经》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数的运算来确定象,再从象中解读出事物的吉凶、变化趋势等信息,反映了古人对宇宙万物内在规律的一种数字化、符号化的理解和把握。

四、总结

“四营成易”是《易经》占筮体系中的核心操作步骤。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包括天地人三才的观念、数与象的转换关系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这一复杂而又富有哲理的操作过程,古人试图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一种预测事物发展的方法,并且将自然规律、人的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易占的体系之中。这一概念不仅是易占操作的关键,更是深入理解《易经》哲学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研究《易经》的文化内涵、哲学体系以及预测功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