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求深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学习与研究中,“始求深也”这一概念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易经》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包含着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智慧宝典。“始求深也”体现了在探索《易经》奥秘时,最初就应该抱有的一种态度,一种深入探究、挖掘其内在本质的决心。
二、深入理解“始求深也”在周易中的体现
卦象的深度解读
当我们接触《易经》中的卦象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阴阳爻组合上。例如,乾卦由六个阳爻组成,初看起来只是一种简单的符号排列。但如果“始求深也”,我们会发现乾卦代表着天,象征着刚健、进取、创造力等诸多含义。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的“亢龙有悔”,每一爻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启示。初九时,龙潜伏在水底,代表着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此时力量薄弱,应该隐藏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这种深度解读卦象的方式,是“始求深也”的具体实践。
再看坤卦,它代表着地,是柔顺、包容的象征。坤卦的卦辞和爻辞中蕴含着如何顺应、辅佐以及承载万物的智慧。如果我们不深入探究,就无法理解其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真正内涵,也就不能将这种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爻辞与卦辞的内涵挖掘
《易经》的爻辞和卦辞往往简洁而隐晦。以屯卦为例,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实则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元亨利贞”是一种对事物发展美好前景的描述,但“勿用有攸往”又提醒人们在屯卦所代表的事物发展的初期,不要轻举妄动。“利建侯”则表示在这个阶段有利于建立根基。如果我们开始就深入探究这些卦辞和爻辞的含义,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爻辞中的智慧同样需要深入挖掘。比如在蒙卦中,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一爻辞讲述了在启蒙教育时,要树立正确的规范(利用刑人),如果想要摆脱约束(用说桎梏)而肆意妄为,将来就会遇到困难(以往吝)。这种对爻辞的深度解读,能够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自我成长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易理与生活的深度联系
《易经》的易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始求深也”要求我们在将易理应用到生活中时,要深入思考。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易经》强调阴阳平衡、和谐共生。我们可以从泰卦和否卦中得到启示。泰卦是天地交泰,象征着上下沟通、和谐的状态,而否卦则是天地否塞,上下不通。如果我们深入探究这种卦象所代表的人际关系状态,就能够在生活中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出现否卦所代表的那种闭塞、矛盾的关系。
在事业发展上,《易经》中的渐卦给我们提供了循序渐进发展的智慧。如果我们在开始规划事业时就深入理解渐卦的内涵,就会明白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如同鸟儿在飞翔时需要逐步提升高度一样。
三、总结
“始求深也”是我们探索《易经》这座智慧宝库的重要态度。无论是对卦象、爻辞、卦辞的解读,还是将易理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开始就深入探究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领略《易经》的博大精深。通过深入挖掘《易经》中的智慧,我们可以获得对人生、社会、宇宙等多方面的深刻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达到一种和谐、智慧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