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时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体系中,“宜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宜”表示适宜、合适,而“时”在易经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易经》强调“时”的重要性,认为世间万物的发展都与特定的时间息息相关。所谓“时”,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钟所计量的时间,更是一种天时、时机的综合概念。例如,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农事活动是适宜的,这就是一种“宜时”的体现。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也有其适宜的行为、决策等,这也是遵循“宜时”的原则。
二、与“宜时也”相关的周易专业知识
卦象中的宜时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其特定的时位意义。比如乾卦,它象征着积极向上、刚健有为的力量。乾卦所处的“时”,往往是开创、进取的时机。初九爻“潜龙勿用”,就是告诉人们在初始的时机,力量还很弱小的时候,应该潜伏、积蓄力量,这就是一种“宜时”的策略。而到了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此时时机有所变化,自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以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但仍然需要借助贵人之力,这也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不同的爻位就如同不同的时间点,每个爻辞都是在指示在那个特定的“时”下应该如何行动才是适宜的。
再如坤卦,坤卦代表着地,象征着柔顺、包容。坤卦的“时”更多的是辅助、承载的时机。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这是在提醒人们在看到霜的时候,就要意识到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在一种渐变的时间过程中,察觉适宜的应对行为。
阴阳与宜时
阴阳的变化也和“宜时”密切相关。阴阳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状态和相互关系。例如,在一天之中,白天阳气盛,夜晚阴气盛。在不同的季节,春夏阳气渐长,秋冬阴气渐长。人类的活动如果能顺应这种阴阳的“时”的变化,就是适宜的。在养生方面,春夏季节适宜早起晚睡,以顺应阳气的生发;秋冬季节适宜早睡晚起,以顺应阴气的增长。这就是根据阴阳变化的“时”做出的适宜的生活方式调整。
从社会现象来看,一个组织或者国家的发展也需要遵循阴阳“宜时”的原则。在创业初期,可能需要更多的阳刚之力,积极开拓市场,如同阳爻所代表的进取精神。但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需要阴柔的力量来进行内部的协调、管理和整合,如坤卦所象征的包容、协调的力量。如果不能根据发展的不同“时”来调整阴阳的平衡,就可能出现问题。
易数与宜时
易数在确定“宜时”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在洛书九宫数中,不同的数字对应着不同的方位和时间属性。1、6为水,位于北方,代表冬季的时间概念。如果在冬季进行与水相关的建设工程,如水利设施的修缮等,从易数和“宜时”的角度看,可能会更加顺利。因为冬季水的能量处于相对旺盛的状态,此时进行与水相关的活动是顺应“时”的。
易数还与天干地支相结合来确定时间的吉凶和适宜性。在干支纪年法中,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时辰都有其对应的干支组合。根据这些组合,可以推算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进行某些活动是否适宜。比如在某些干支组合下,适合举行婚礼,而在另一些组合下,可能更适合进行祭祀或者远行等活动。
三、总结
“宜时也”在周易体系中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它贯穿于卦象、阴阳、易数等多个方面。从卦象的爻位到阴阳的消长,再到易数与时间的对应关系,都在强调“宜时”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个人的行为决策、养生保健,还是社会的发展治理、工程建设等,都需要考虑到“宜时”的因素。只有遵循“宜时”的原则,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