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末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体系中,每一个概念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象征意义。“志末也”这一表述虽然简短,却能从多个角度与周易的原理相联系。志,在人生中代表着志向、目标和理想的追求;而“末”字则有多种解读的方向,可以表示末端、尽头,或者是相对于根本的细枝末节之处。这一表述或许暗示着在某种情境下,所抱有的志向出现了偏向末节、未能抓住根本的状况。
二、从卦象看“志末也”
以小过卦为例
在小过卦中,其卦象为山上有雷。这一卦象象征着小有过越。当我们将“志末也”与之联系起来看,小过卦中的“过”可能会导致志向偏离根本。比如在事业追求上,可能过度关注一些表面的成果或者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事业的长远规划这个根本。就像山上的雷,声音虽然大,但其影响可能只是一时的,过于追逐这种一时的“大动静”而忽视了稳定发展的基础,这便是一种“志末也”的表现。
从乾卦和坤卦的对比来看
乾卦象征着阳刚、积极进取,其志向在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宏大且根本性的志向。而坤卦则是厚德载物,强调包容承载。如果在坤卦所代表的情境下,失去了承载包容的根本,而去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外在表现,比如过度追求名声而忽略了自身品德的修养,这就走向了“志末也”。因为坤卦的根本在于厚实的品德基础,舍本逐末就偏离了坤卦所蕴含的智慧。
三、爻辞中的“志末也”体现
渐卦的爻辞启示
渐卦描述了事物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其中的爻辞有不同的情境描述。当在某一爻中出现了违背渐进原则的情况时,就可能出现“志末也”的状况。例如,如果在渐卦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来,而是想跳过某些必要的阶段去追求最终的目标,那么这种志向就是一种末节之志向。因为它没有遵循渐卦所强调的渐进发展这个根本,而只着眼于结果这个“末”。
旅卦与“志末也”
旅卦象征着行旅、漂泊的状态。在旅卦的爻辞中,有许多关于在旅途中如何坚守正道的提示。如果在旅途中,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失去了旅行的根本目的(比如是为了增长见识或者寻找发展机会),而仅仅沉迷于途中的玩乐或者短暂的享受,这就是“志末也”。旅卦的爻辞提醒人们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要坚守根本的志向,否则就容易陷入追求末节的误区。
四、“志末也”在人生哲理中的意义
志向与品德修养
在人生中,品德修养是根本。如果一个人的志向仅仅是追求物质的富足或者权力的获取,而忽略了自身品德的提升,这就是“志末也”。因为品德如同大树的根基,没有良好的品德根基,即使一时获得了物质或者权力,也难以长久维持,并且可能在追求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志末也”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的志向应该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契合。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个人的小利,不顾及社会的公义,这种志向就是末节之志向。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只想着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润,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或者破坏市场环境,这就是偏离了社会整体利益这个根本,陷入了“志末也”的状态。
五、总结
“志末也”这一概念在周易的视野下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从卦象、爻辞还是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看,它都提醒人们要审视自己的志向是否偏离了根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事物的本质,避免被表面的、短期的利益所迷惑。只有抓住根本,确立符合正道的志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实现真正的发展与成长。这也是《周易》给予我们的关于志向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