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思维方式:以象和数字为媒介,去认识、推断或预测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方式
这是《易经》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以象(符号)和数字(严格说,也是符号)为媒介,去认识、推断或预测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与形象思维不同,在于它借助形象思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数的变化与关系,用象数合一的观念去考察事物的变化过程与规律。我国吉代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是遵照数的变化程序进行的,数的变化程序标志着事物变化的趋势和结局,对此,人们称“气数”。因此,推测事物变化方向与趋势,则可通过数的演绎去进行。《易经》以象和数相互转换去解释爻卦象与事物变易的过程和法则。
《易经》中既有象,又有数的表示很多,例如“河图”“洛书”这两个图象,皆有数字与其相应。如河图的图象在各个方向皆配有数宇描述:一与六在一方,为一六共宗而居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于中。
《易传》对《易经》之数变引起象变,象变引起对天下事物推测变化的关系做了概括,并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逐定天下之象”。(见《系辞》)认为《易经》揲著形成的数变化,阴阳之爻所在卦位的爻错变化反映出天下事物的变化,因此数变的结果造成象变,而象变又象征着天下事物的变化。《说卦》日:“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说明《易经》既说象又讲数,象和数是统一的,例如奇偶之数与阴阳爻象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谓~阳卦奇,阴卦偶”,就是指偶数为阴数(如2,4,6,8 皆为阴数),阳数即奇数(如1,3,5,7,9 皆为阳数)。《易经》中对从象数两个方面去揭示事物变化的法则,《易传》称之为“极深研几”〝探赜索隐”。
《易经》对象数进行推广之后,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从自然到人类社会,都有象数两个方面,既有可感知的性质,又有数量的规定性。例如明清的方以智说“虚空皆象数”,认为只有认识其象和数,也即事物的信息和度量,方能了解与控制其变化过程。再如,利用《易经》的象数思维,还可制定出卦气图,按一年 365日去划分四季寒暖之象,人们由日数之增加和象的变化可以知道寒暖变化规律。
北宋有一个名叫刘牧的人,他提出“象由数设”说,认为“河图”“洛书”显示天奇地偶之数,圣人观天地之数而面八卦之象,卦象出于天地数变的法则,非圣人任意而为。他将圣人观象解释为观天地之数,将圣人画卦说成是“画其数”。在刘牧看来,有天地奇偶之数才有五行生成之数,尔后才有八卦之象。正因如此,故奇偶之数及八卦之象表征着天地,及一切事物的性质变化。南宋的朱意又依爻位的变化提出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将这一理论用于人事,提出了防微杜渐说。
总之,卦象说,认为象是一类事物的特征。《易传》日“象者,像也”,以卦象为一种符号。六十四卦卦象是用来表征事物变化的符号组合,这种符号作为一种系统,又有数的规定性,成为事物的表征方法。方以智正是以“河图”和“洛书”的符号集合去描述宇宙的方法,以卦象符号变换去表示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种思维方式既是逻辑的、静态的,又是辦证的、动态的,用转化的符号表达变化的过程。象数思维方式不但能使形象与直观思维方式过渡到逻辑的理性;思维,还可以使逻辑思维上升到辩证思维的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