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课堂

阴阳学说的起源: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的产生,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形成。这从《易》中的八卦阴阳爻的出现可得证实,八卦中的卦符阴爻(--)(注:代表阴性、偶数,即双数)和阳受(一一)(代表阳性、奇数,即单数),出现在我国的夏朝占书《连山》中。《山海经》中记载:“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也就是说,在夏朝时就有《连山》的八卦书,面八卦又是由阴和阳这两个最基本的文(符号)组成的。而易学的核心基础是阴阳的象数义理的运用,阴阳象数是体,卦爻义理是用。由此可见。阴阳学说至少起源于夏朝或其之前是无疑的。

阴阳学说的起源: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的产生,相信是与人体、气功和天文运气学有密切的关系,可能是从气功和天文的现象中,逐渐形成的符号文字理论学说体系,继面应用到与人类直接相关的个人与族群和社会的生存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事天文地理,占卜预测,居住环境,医疗保命,道德文化,修身立命,齐家治国,技术创新等等的创立和应用。这是一种返观感悟的发展,与西方的实现显证的发展有着截然的不同,这也像是在地球村内的阴阳两面的发展变化。所以阴阳学说的起源、发展和完善,将有助于全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生存与发展,也因为其学说是以物质世界的始终之太极元气作基础,从而解释世上万事万物的各种现象,所以无论任何事情、学科等等,均能与阴阳五行或易学产生联系,并能以其作解说和启发。

此所述的阴和阳,都可以用现代的说法“阴性”和“阳性”作对应,简称“阴”和“阳”。如用数理作理解,符号可用数字符号“0”一阴和“1”一阳表示,可用古代爻符“--”…阴和“---”一阳表示,也可用国外性别符号“平”一阴和“杏”一阳,或建议用本人所创的新性别符号表示。如图1的阴性符号,图2的阳性符号所示。图3是阴阳交合符号,图3可竖着表示,是图1和图2的交互结合,其中的两个“1”已简化重合,其理如阴阳鱼图(即图6所示)。图4是阴阳同体(或称阴阳异合)符号,也是图1和图2一体化的结合,其中的“0”已简化重合。亦可以老子《道德经》内隐含的玄牝符号作表示,可参考第二篇内的图示。

阴阳学说的起源: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新符号有很多好处和特点,均采用数字符“1”和“0”的阴阳组合而成,简化减少了国外性别符号“早”和“合”可省略的多余笔画,这不但可避免国外性别符号易混淆,难分辨而产生的错误,也可避免古代受符的单双线条形面不贴近现代,又有吉爻符的圆方曲直含义,还更直观地表示阴阳性质的物象和数理。例如。精虫卵子。男女性器,数理上的“1”和“0”结合或说排列组合,形状线与圆(或可理解为方与圆》组合,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均可表露无遣。因为,笔者就曾在珠海的某书店内看到有一本医学类书籍的封面,印有国外性别符号中的男性含符号错误多了一横,且当时就令我觉得其男女性符难作区分,再者笔画相对数字1与0的组合又过于复杂和相近难辨,而新符号则可一目了然而易于区分,笔画以两笔为基础表示阴阳,更简单明了,涵义丰富,一符相关。这新符号的创作,也是基于阴阳学说等理论面创作的。虽然国外设计的符号已是国际性通行,但通行的并非能代表它就是最好或最适用,面以本书的阴阳之说,使用这新符号更有助于理解阴阳牝牡的个中玄妙。

阴与阳两种物象信息体,会从相对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外”八个方维运动和转化着,甚至还包括内外小大的变化(注,若以现在的几何立方体说法,是“正固方六面层八角隅”。简称为“四方六面人隅”。这也是易经文化隐含的重要部分,故此合称之为“方隅”。以后章节会详述,可参看后节的图5)。

在中国古学术的五大学科里,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太极、阴阳、五运(五行)、六气(六合、六開)。(索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是古中医对阴阳学说重要性的高度概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把阴阳的特性比喻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在庄子《天下篇》中说:“易以道阴阳”。《系辞传》说:“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上传》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仁,知者见之谓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想而知,阴阳的理论学说在其它各学科中作为应用依据的重要性。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学说 哲学思想 阴阳理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