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应用

《易•系辞》认为:从1到10的10个自然数反映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能够成变化而行鬼神。这真有如此广大的神通吗?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观自《周易》以后也代有其人。如唐代李荃的《阴符经疏》里说:“天者,阴、阳之总名也。阳之精气轻清,上浮为天。阴之精气重浊,下沉为地,相连而不相离。”

刘禹锡的《天论》也说:“浊为清母,重为轻始。两仪即位,还相为用。”

《无能子》里说得更通俗:“天地未生,混沌一气(即太极),一气充溢,分为两仪。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

《易•系辞》认为:从1到10的10个自然数反映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能够成变化而行鬼神。这真有如此广大的神通吗?

显然,这种唯物主义的天地形成化,都直接导源于《周易》的宇宙生成论,后者在古代宇宙起源学说中的重大影响不言自明。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有一部分科学家,把现代宇宙演化理论和易学太极推演原理相结合,用来阐释宇宙形成历程,此即“宇宙演化易说”。有的认为,《周易》对宇宙起源的推测,与近代德国科学家康德的星云学说颇有相似之处。有的运用科学哲学新历史主义的溯因法(即所谓的倒行研究),来重建宇街的形成过程,从宇宙年谐中推出的宇宙演化图式,与《周易》的太极一一八卦相生图式和宋代周敦颐《大极图说》中的大极图式冥会暗合。还有人以“大爆炸”学说比附《周易》……这些学者的观点虽未被学术界公认,但可能是对宇宙形成理论的一种有益探索。需要警惕的是,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成果来过分地和《周易》相比附,特别是和一些较为具体的理论相比附,恐怕会徒芳无功、一无所获。

《系辞》易数与古代历法

平常所讲的易数,即《系辞》中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数1、3、5、7、9,地数2、4、6、8、10。其中天数相加得 25,地数相加得 30,天地之数总和为55。 《易•系辞》认为:这些数反映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能够“成变化而行鬼神。这从1到10的10个自然数,真有如此广大的神通吗?如果真这样认为,现在的人们会感到你是在说梦话,是发了疯。但在古代,这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周易》用它来沟通鬼神,象征天地,预测吉凶;刘歆的《三统历》、东汉的《乾象历》、北魏的《正光历》、唐一行的《大衍历》,都用它来作为制定历数的根据。正如《新唐书•天文志》所说:“盖历起于数。数者,自然之用也。其用无穷,而无所不通,以之于律于易,皆可以合曲。”除此而外,易数又影响了古代的军事、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它简直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欲得真解,须追根溯源。

《易•系辞》认为:从1到10的10个自然数反映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能够成变化而行鬼神。这真有如此广大的神通吗?

数宇在文宇学上属于指事一类。起初是具体的,如人畜之数,岁月日时之数,道理之数等,都是有一定单位、一定定义的数。但数的思维已是对实物的抽象,如果再进一步抽象,就能脱离实体,专言其数。如称天、地、人之数为三,这个“三”并不表示同质等量的可量可比的单位数,只是区别之数、分项之数、编号或序数而已,这就是纯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的“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周易》的天数、地数、大衍之数等,均是纯数。纯数的数学性 质是:没有单位,没有大小之可比性;不能用来进行精确计算;只有整数而无小数。

这些不可算的纯数,其义虚渺,飘忽不定,在使用上更可随意附托某些概念而使其内涵无限扩展。这就是易数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的根本原因所在。如“一在易中可表示天数一、水的生数一、贞夫一、乾元的一、北方的一、奇数的一和阳数之始的一,同时在古代哲学中,又可表示统一,表示整体,等等。“二”可 表示两仪,表示阴阳,表示相对之体,表示相配的事物,表示阴数之始,等等。其他的三~十每个数均可代表众多的不同质量的事物。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古代历法 易数 宇宙生成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