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形势说的形成,综观风水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形势说中“形”与“势”
风水形势说的形成,综观风水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形势说中“形”与“势”。
这两个最基本概念的实际运用,略可判断,最晚也当在汉晋之际。关于形和势的概念,早在先秦诸子著述中就已见广泛应用,甚至还有专以“形”“势”为题的论述,如《管子》中的《形勢》、《形势解》诸篇,《孙子》中的《形篇》《势篇》,等等。其中,“形”,有形式、形状、形象、表现等意义,“势”则指姿态、态势、趋势、威力等意义;而形与势相比较,形还具有个体、局部、细节、近切的义,势则具有群体、总体、宏观、远大的意义。
与此同时,在技术和艺术实践中,哲匠们“制器尚象”,也常注意从远近不同的层次来市视其形与势,以充分把握其总体至各细节的种种关系,俾臻完善。《考工记》述及“百工”职掌,就强调须“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其中如“轮人”,对远以观势,近以察形的技巧,更细致记述道:“望而其轮,欲其尔而下也;进而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圆也。望其幅,欲其尔纤也:进而之,欲其肉称也;无所取之,取诸易直也。望其毂,欲其眼也;进而之,欲其之廉也;无所取之,取诸急也”。它如“鲍人”,也有“(远)望而 之,进(近)而握之”等具体而微的记载。
显然正是基于这种实践经验,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也形成了如《周礼"地官》所载述的所谓“形体之法”。而至少是在汉代,在当时的有关建筑规划设计的专门性术书中形和势的概念,显然已有了明确的应用。例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其时有“形法家”,为汉代风水术的一大流派,其学是“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廓室舍形”,或许正是先秦“形体之法”的正宗传承。形法家的著述,据班固所载,有《国朝》七、《官宅地形》二十卷,以及传世至今、并被公认为古代地理学典籍的《山海经》十三篇。虽然汉代形法家有关建筑“形势说”的具体论述,已因术书亡佚而难究其详,但与其术一脉相承未曾中断的后世风水流派“形势宗”,却有大最有关论述容后文介绍,尚可追溯其原起同时,形法家影响所至,不仅有班固述其要旨,而且至少在汉代的许多写照建筑意匠的诗赋中,也明显留下了当时“形法”注重建筑环境景观的艺术处理,以远势近形的不同及相互转换而予人丰富生动视觉感受效果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