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识

洪文安之病,未必是矾石毒发。盖亦因其健啖自恃,厚味房劳,纵恣无忌,以致精竭而死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李时珍运用矛盾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了《容斋随笔》中一节医案。绅士洪文安,秋暑减食,医者教他服配石丸,果然饮食日进。于是他日日服之不止,过了十个月,毒性发作,衄血斗余,以致精液皆泄而死。于是有人认为起初就不当服此丸药。李时珍分析说:洪文安之病,未必是矾石毒发。盖亦因其健啖自恃,厚味房劳,纵恣无忌,以致精竭而死。夫因减食而服石,食既进则病去,药当止矣。而犹服之不已,恃药妄作,是果药之罪与?(《本草纲目·矾石·发明》,第一册,604 页)这一分析是符合并证法则的。服石之后,饮食日进,说明失调的生理机能已经恢复,就当停止服石,以保持机能的稳定平衡;患者却继续服石,恣意妄作。物极必反,精尽而死,怎能归罪于药呢?

洪文安之病,未必是矾石毒发。盖亦因其健啖自恃,厚味房劳,纵恣无忌,以致精竭而死

李时珍坚持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法则,反复告诫人们,任何药物,病愈即当止,不可过剂安服。他以葶苈愈账为例,指出:“肺中水气顺满急者,非此不能除,但水去则止,不可过剂尔。既不久服,何至杀人?《淮南子》云:大戟去水,葶苈愈账,用之不竭,乃反成病,亦在用之有节。”(《本草纲目•葶苈 •发明》,第二册,1067 页)葶苈杀人,是朱震亨的观点,他说过:“葶苈属火,性急,善逐水”,“且杀人甚捷”。李时珍说:既不久服,何至杀人!这话是有针对性的,说明药物治病,施用得当,不致杀人;若用之不当,或用之不竭,虽上品良药也可致人于死命,物极必反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

良药偏胜成灾,最明显的莫如泽泻。此药被《神农本草经》列入上品,气味甘寒,无毒,可“养五脏,益气力”,“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对于这味上品药物服用之后有子、无子却有争论。日华子言泽污催生可以“补女人血海”,服之“令人有子”,可促进生育;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认为泽污的叶和实部具有“强阴气”的作用,“久服令人无子”,即可破坏生育机能。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李时珍坚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原则,认为两种观点都有一事事定上道理。他说:“盖泽泻同补药,能逐下焦湿热邪垢,邪气既去,阴强海净,谓之有子可也;若久服,则肾气大泄,血海反寒,谓之无子可也。所以读书不可执一”(《本草纲目•泽泻•实•发明》,第二册,1351 页)执一之人正是用形而上学观点看问题,各执片面之理。忽视矛盾相互转化的普遍法则。

洪文安之病,未必是矾石毒发。盖亦因其健啖自恃,厚味房劳,纵恣无忌,以致精竭而死

李时珍进一步分析了古人用补药时必兼泻邪的对立统一原理。他说:“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也。”(《本草纲目 •泽泻•根 •发明》,第二册,1350页)一补一泻,一群一阖,相反相成,阴阳调和,百病可祛。此乃中医道方之妙,蕴涵着十分深刻的哲理。

矛盾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老子》《庄子》主张贵柔、守雌、主静、不争,害怕矛盾转化;《易传》《韩非子》主张水火相射,水炎相激,不顾不两立,促进矛盾转化。《内经》以来,中医学理论主张调和阴阳,道方投药的指导思想,就是利用相反相成的矛盾法则,创造一定条件,促成阴阳转化,过到阴阳调和之日的。李时珍论医、论药深得这一客观法则的奥妙。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中药 补药 矛盾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