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

上坎下乾:需卦、水天需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上坎下乾:需卦、水天需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上坎下乾:需卦、水天需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卦辞  初九  九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彖传注

【卦名】

今本:需 帛书:襦  归藏:溽 上博简:

“需”传统解释音义都是“须”,等待的意思。但原义也可作“濡”,沾湿之义,引申为迟滞、陷入…,读为“如”。

帛书作“襦”,音“如”,为“濡”之假借。归藏易作“溽”,也是借为“濡”。

上博简卦名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通、孺。也有学者认为是孠,即嗣的古字,也有认为应该是孕。但最可能为“”,通孺,需之假借。

需与须

《彖传》:“需,须也。”《说文》:“需,䇓也。遇雨不进,止䇓也。从雨而声。《易》曰:云上于天,需。”段玉裁注曰:

《易彖传》曰:‘需,须也。’须卽䇓之叚借也。《左传》曰‘需,事之贼也’,又曰‘需,事之下也’,皆待之义也,凡相待而成曰需。”“而者䇓之意,此字爲会意,各本作而声者,非也。《公羊传》曰:‘而者何?难也。’《穀梁传》曰:‘而,缓辞也。’而爲迟缓之辞,故从而。而训须,须通䇓,从而犹从䇓也。

“需”传统皆依《彖传》解释为等待,这也是许慎《说文》所本,而《杂卦传》也说“需,不进也”。依段玉裁说法,《象传》“需,须也”的“须”即“䇓”的假借。“需”字从“而”,“而”训作“须”,“须”通“䇓”,䇓即等待的意思,“需”字上从雨,代表因为遇到下雨而无法前进。

香港中文大学汉语多功能字库支持此说,认为需字金文从雨从天,会雨天不宜出行而有所待之意。本义是下雨不能出门,得停下来等待。后世须待的“须”是“需”的假借字。

需与濡

“须”(䇓),不进,这是传统以来对“需”卦的一贯解释,但“需”也可当“濡”,读作“如”,原义为沾湿,引申为迟滞、陷入…、耽溺、难进等等意思。

需卦归藏作“溽”,溽音义皆通濡。帛书《周易》作襦,襦亦通濡,段玉裁《说文》注:“襦之言濡也,犹襗之言泽也。”既济六四“繻有衣袽”帛本作“襦有衣茹”,王弼注“繻宜曰濡”亦可为证。帛书《易之义》作嬬,应是假借为需。

但“濡”字《说文》解释为水名,难以解释《周易》经义。徐中舒认为,古需、濡、儒同一字源。其《甲骨文字典》收录的“儒”字作

儒:从大从,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为濡之初文。殷代金文作(父辛鼎),与甲骨文略同;周代金文譌作(盂簋)、(白公父簠),至《说文》则譌作从雨从而之篆文(需)。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须沐浴斋戒,以致诚敬,故后世以需为司礼者之专名。需本从象人形之大,因需字之义别有所专,后世复增人旁作儒,为緟事增繁之后起字。

就字形的演变来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从大(大为大人)从水(三点水或四点水),为大人身上有水,与需卦上坎水下乾大的卦象(乾为大或大人)完全一致。周代金文之后作,上为雨为水,下为天,也是与需卦卦象完全相符。但是到《说文》小篆开始譌变为,为上雨下而,“而”通“须”,因此需字解释作“须”通“䇓”,也是现今主流的解释。

就字义来说,“需”原本就兼具“儒”和“濡”的意思,也是这两个字的本字,但后来又在文字上加一人字旁成“儒”用以专指司礼的人,此可能是儒者、儒家的由来。或加一水字旁成“濡”作沾湿,湿润的意思,《礼记》中濡及溽字多做此解,或由“湿”所引申出的意思,如“土润溽暑”溽作湿,“濡肉齿决”濡做湿软(似于我们现今说的多汁)。再如《诗》“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庄子》“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的“濡”都是“湿”的意思,“相濡以沫”则是从“湿”引申为“湿润”。

“濡”引申也有等待、延迟、耽溺、难进、陷入…之义。如《孟子》:“是何濡滞也?”朱熹注:“濡滞,迟留也。”

并由耽溺再引申出饮食之欲的意思。《礼记.儒行》“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郑玄注:“恣滋味为溽,溽之言欲也。”“溽”(濡)与“淫”对举,为耽溺之义,言儒者在生活起居上不会淫逸,对于饮食会知所节制,不会耽溺、沉迷。郑玄则以“欲”来注解。

《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成玄英疏:“喻流俗寡识之人,耽好情欲,与豕蝨濡需喜欢无异也。”

庄子“濡需”的濡取耽溺、饮食之欲之意,用以讽刺猪身上的蝨子耽溺、沉迷于情欲,殊不知豕亡身亦亡的命运。这裡的需则有两解,一是饮食之需;二是通须(鬚),指猪毛(鬣),“濡需”就是“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耽溺于猪毛也就是蝨子自以为是的广宫大囿裡。

总而言之,归藏的“溽”与帛本的“襦”都通“濡”,“濡”与“需”同。做此解时“需”应读作“如”,引申即为迟滞、耽搁、耽溺、饮食之欲。

因此,《周易》中多处的“濡”字除了可以解释为沾湿相关引申义之外,也有迟滞、等待之隐喻。例如贲卦“贲如濡如”,濡如形容豔丽的样子,且有因为装饰打扮隆重而耽搁时间的意味。夬卦“遇雨若濡”为遇到下雨沾湿身体而延误到一些行程,既济与未济的“濡其尾”为小狐沾湿尾巴而造成一些麻烦,阻碍了狐狸的“乞济”。“濡其首”为喝酒喝到淋湿了头,耽溺于酒食之义。

需字后来也演变为我们现在说的“需要”、“需求”的意思,意指人生命上有所待而不可缺乏的事物。“溽(濡)之言欲也”,濡(需)因此引申为饮食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为人生之大欲。所以《序卦》说“需者饮食之道也”,象传说“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卦义】

等待时机,不宜即刻前进。二月之卦。

《杂卦》“需不进也”,《彖传》“需,须也,险在前也”。卦序上需卦是继屯蒙而来,就人类文明之演进来说,屯、蒙为开天闢地之后文明初开,人民草昧无知的时候,需卦讲的则是解决饮食基本问题之事,所以《序卦》说:“蒙者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卦象上水险下刚健,君子虽刚健而有能力,但却有坎险阻隔,而难以前进,宜等待时机之象。水上于天成云,云在天上不能成雨,雨象徵的是乾彖讲的“云行雨施”,天道流形。喻人事则是开花结果。云在天上,比喻条件未齐备,必需再等待时机成熟。

坎为沟渎,沟渎在外若强行渡过,则成困难险阻,若居内不动则成天险屏障。故君子虽有乾阳之德可以涉险犯难(卦辞曰“利涉大川”),但若能守静居内则能以逸待劳,饮食宴乐,养精蓄锐。所以《象传》说“君子以饮食宴乐”。

得需卦者,虽有刚健的德性而可以涉险行事,《彖传》所说“刚健而不陷”,能力足以解决困难与渡过危险,但仍以退守、静待时机才是上策,若执意行动,虽然事情或许可成,但恐会历经一番浴血苦战。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白话】

等待,有诚信则能够光明而嘉会。贞定为吉,亦宜于涉大川。

需卦乾阳在内,坎险在外,可静可动。贞定则有利而吉,但亦可涉大川,因此卦辞说“贞吉”又说“刚健而不陷”、“利涉大川”。乾为光,故曰光亨。处需之时,诚信为上,有诚信则可光耀四方而嘉会,无诚信则否。

朱熹《本义》:“坎水在前,乾健临之,将涉水而不轻进之象。故占者为有所待,而能有信,则光亨矣。若又得正,则吉,而利涉大川。正固无所不利,而涉川尤贵于能待,则不欲速而犯难也。 ”涉大川为冒险犯难之举,当以能够等待为吉。得需卦虽利涉大川,但宜耐心等待,不宜求速贸进。

【字义】

有孚光亨:孚为诚信。《易经》中“孚”相当常见,并有“中孚”卦。孚通解为诚信,或保护。光亨则在讚美君子汇聚嘉美之条件,光明而亨。“亨”字上博楚简皆作“卿”,古“卿”字即“飨”的本字,象两人对坐饮食,为聚会用餐的样子,宴会、飨宴之义。古亨字本通享,享亦通飨,因此“光亨”亦可解释为飨宴,此更符合《象传》“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之义。高亨对此有另一见解,认为应断句为“有孚光,亨”。“有孚光”即“有浮觥”,浮为“罚”的意思,觥为酒杯,“有浮觥”指的是被罚酒。因需卦讲的是饮食之道。另高亨将“亨”解释为“享”,即享祀。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白话】

滞留于郊外,宜有恒心,没有罪咎。

虽然眼前有危险,但若懂得耐心等待,不强行冒险,与危险保持安全距离,就可免于罪咎。

原本就六爻卦位来说,郊应该在五或上爻。此初九言郊者,因坎在外,初九距坎最远。此言乾阳“涉大川”的边进边等的过程,初九至九三以距坎险之距离而言“郊”、“沙”、“泥”。郊外离坎险很远,宜于有耐心,故曰“利用恒”。又初九爻变,下卦成巽,巽为渐进,为进退,为不果,初九若动又有进退不果之象,不宜妄动。

【字义】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白话】

滞留于沙地上,遭人言语中伤,最后为吉。

滞留于水边的沙地。初至三为乾阳边等待,边视情况而前进的过程。初九距坎险远而说需于郊,九二离水边较近,已至河边的沙地。九二居互体兑之下,兑为口,向下毁折,受言语中伤。九二变为离,成黄离之中,为元吉,故曰终吉。

【字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白话】

滞留于水边的泥泞裡,引来了盗贼。

九三距离水险最近,九二还在沙岸边,再进一步就准备要涉水,九三则已踩进水边的烂泥,为烂泥所困。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灾在外意指坎险在外,坎为灾。自我致寇,因为自己让自己身陷险地,自曝弱点,而引来了盗贼。敬慎不败,乾阳为大,足以御寇,只要谨慎小心就不会失败,可以逐退盗贼。九三近逼坎险,坎为盗,又居互卦离之下,兑之中,离为戈兵,兑为毁折,因此有致寇之象。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白话】

滞留于沟渎之中,等敌寇离开之后,离开所躲藏的洞穴。

另一解释为,浴血奋战(血喻受伤、处于险境),从洞穴中逃出。

六四已进入坎险之地,“濡于血”被血所沾湿,浴血之义;或滞留于血(洫)裡。血传统讲法认为是流血的血,比喻进入危险之地,因坎为血象。坎也可为沟渎,需于血也可解释为滞留于沟渎,避难的意思。《象传》说“需于血,顺以听也”,因此以躲于沟渎的解释最为符合。

【字义】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白话】

滞留于酒食,享受酒食,贞定为吉。

虽然身处险中,但九五刚中,所以能够享受酒食宴乐。《象传》说:“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序卦》说:“需者饮食之道也。”九五爻是需卦的主爻,也是需卦卦义的核心,所以九五爻“需于酒食”呼应了《象传》“君子以饮食宴乐”及《序卦》“需者饮食之道也。”。

俞琰:“酒食者,需客之具,所以待三阳之来也,唯能固守以正而不乱则吉。”朱熹:“酒食,宴乐之具,言安以待之。”酒食是待客之用,俞琰认为是等待下三阳。朱震:“坎震为酒,兑口在下,酒食之象。”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白话】

进入洞穴之中,有不请自来的客人三人来,礼敬他们,最后则吉。

【字义】

彖传注

需,须也:须,䇓也,雨中等待的意思。《说文》:“需,䇓也。遇雨不进,止䇓也。从雨而声。《易》曰:云上于天,需。”需字金文从雨从天,有雨天无法出行之意。

险在前也:卦象坎卦在上,险在前之象。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以上下二体卦象解释需卦卦义。乾刚健,坎在内为坎陷,在外为不陷。《序卦》:“坎者陷也。”《说卦》:“坎陷也。”需卦为君子刚健而不坎陷之义,因此说“其义不困穷”。此段也可能讲需卦可再与明夷旁通成既济。乾坤旁通,乾初与三至坤四与上,成需与明夷,需九二再至明夷五成既济定。因九二将行至明夷上卦坤中,因此讲其义不困穷。至既济则说:“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既济《彖》传显然以六二为成卦之主爻,并以“其道穷”言之。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此以九五主爻解释经文“需,有孚,光亨,贞吉”。九五为需卦主爻,居于五的天位,居上卦之中而当位,因此说“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坎为大川。大川在外,刚健在内,为刚健而不坎陷之义。宜于涉大川,因前往将有功。五多功,九五中正刚强而不陷,因此往有功。

上坎下乾:需卦、水天需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需卦 易经需卦 周易需卦 水天需卦 上坎下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