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

上艮下巽:蛊卦、山风蛊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上艮下巽:蛊卦、山风蛊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上艮下巽:蛊卦、山风蛊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六五,干父之蛊,用誉。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卦辞  初六  九二  九三

 六四  六五  上九  彖传注

【卦名】

今本:蛊 帛书:箇 归藏:夜 秦简:夜(亦) 上博简:蛊 清华简: 海昏:蛊

蛊、蛊

蛊字形构为皿上有虫,或指肚子裡的虫,讲的是下蛊、下毒之事,也就是“以鬼物飮食害人”,后来引申为迷惑、蛊惑,也可做败坏、腐坏解。

《说文》:“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段注:“谓行虫毒也。”“皿虫为蛊,穀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和言如蛊者,蛊以鬼物飮食害人。女色非有鬼物飮食也,而能惑害人,故曰如蛊。人受女毒,一如中蛊毒然。”

依段注,蛊指的是蛊毒,现今说的“下蛊”,就是以毒物或鬼怪来害人的行为。引而申之,受女色之迷惑亦称蛊。

箇、故、古、

在《周易》蛊意思为整饬,谓事情来了,必需整饬。这层意义是从“故”或“古”而来。或者可说,蛊假借为古(故)。

《序卦传》:“蛊者事也。”《杂卦传》:“蛊则饬也。”《象传》:“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再纵观《周易》经文,蛊字应当作“事故”的“故”解释,通“古”。《杂卦传》说“随无故”,随与蛊为阴阳相反的一对卦,随无故则蛊为故。故者事也。

王弼与荀爽皆以事释蛊。王弼:“蛊者,有事而待能之时也。”《九家易》:“子行父事,备物致用,而天下治也。”荀爽:“蛊者事也,备物致用,故天下治也。”

帛书蛊卦作箇,箇俗作个,一个两个的个。箇应是假借为固,巩固之意,符合“蛊则饬也”。《说文》:“固,四塞也。”段注:“凡坚牢曰固,又事之已然者曰固,即故之假借字也。”依段注,固是故的假借,因此帛本箇亦通故。

“古”的甲骨文作,也是故的初文,意指有事发生,现今说的“事故”的意思。刘兴龙《新编甲骨文字典》:“象置兵器盾于口,示大事发生,为古、故的初文。”“卜辞作故,办事也:其从王古…。”另有一看法认为古是固,坚固的意思。

清华简卦名作,疑为“故”之异体字。

夜、亦、

马国翰辑本《归藏》引李宗炎认为“蜀”即“蛊”,当代学者多有附和并引而申之加以论证者。《归藏》中相连的规、夜两卦原本也争论不休,朱彝尊推论说:“非夬、姤则噬嗑、贲也。”当代学者如于省吾认为“夜”当是现今的豫卦,闻一多从之。

但近年出土的王家台秦简确定“蛊”作“夜”或“亦”,则《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的“蜀”卦并不是蛊。而“夜”既然确定为蛊,“规”也可确定为随。至于蜀,由于与(遯)成对,因此可能为大壮卦。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夜从亦从夕,为天下休息的意思。作为夜晚的夜,与夕的意思相同。在卜辞中或省作亦,因此秦简中或作夜,或作亦。

细究《周易》经文,本卦与夜之本义缺乏关联,因此夜应另有他义。

清华简作,从古从夜。字学者研究不多,清华简中古与夜两字都与小篆相近,因此应是另有所属。个人推测,当读作古或故,是“故”的古字或异体字。“古”字形构原本表达的是以盾等武器放于桶中待命,以示有事发生的意思。夜字从夕从亦,所从之“亦”是腋或掖的本字,古加一夜或亦字或许是要强调待命的意思,意味至夜仍不敢鬆懈。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以“古”或“故”音假借者,而成箇以及今日之蛊。另有以字形简化者,变成了夜或亦。

然而这只是个人揣测,实情如何,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或未来更多资料的佐证。

【卦义】

败坏、蛊惑、迷惑,出事、整饬。子承父事。

“蛊”原本为“古”之假借,古通故、固,为“事”或整饬的意思,谓有事发生,或有待整饬。在后来的发展中蛊卦卦义宣宾夺主,又以“蛊”的本字发展出迷惑、腐败等意思,但在经文之中蛊仍宜解释为“事”或整饬。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尚书大传》:“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然为训者,正以太古之时无为无事也。今言蛊者,是卦之惑乱也。时既渐浇,物情惑乱,故事业因之而起惑矣。”

《左传》:“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蛊卦上为少男,长女之阴爻与少男之阳爻皆不当位,为长女迷惑少男之象。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巽为风,风落于山下,风以散之,山下养扰乱之风,为腐败之象。又艮为硕果,风吹果落之象。

卦序上蛊是继随卦而来,随为随从于人,《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杂卦》:“随无故也,蛊则饬也。”随卦卦象动以悦即是以喜随人,随从于人则无事,日久而怠则有事待整饬。

蛊卦有如人身体的慢性病,一旦发现时表示病情拖延已久,但还不至于立即死人,因此若开始调养身体,改变成好的生活、养生习惯,则可以重新得到健康。得蛊卦,当知腐败已经产生,若能够尽快处理,重新规画新的未来,则亡羊补牢,时犹未晚,蛊卦也有亨通之道;但若有事还不积极整饬,继续放任,那么就会一路坏到底,无法挽回。 

朱熹:“蛊者,前人已坏之绪,故诸爻皆有父母之象。子能干之,则饬治而振起矣。”蛊也可视为前代或累世之敝,由后人承担。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白话】

整饬而可大亨,宜于涉水渡大河。事情创始的前三天就要准备,事情创始之后的三天也要检讨。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原本意指吉日,甲日之前三日即辛日,以及甲日之后三日即丁日。辛日与丁日皆为吉日。

后世将此句引申之,认为“甲”指的是有事(蛊)之后的革新,重新制定与施行一件事,也就是“重新开始”的意思。因为“甲”为十天干之首。“前三日”与“后三日”则是指施行要有规画与思虑。因为能够努力重新再来,所以事情虽然败坏,仍然讲“元亨利涉大川”。

“元亨”帛本作“元吉,亨”。

【字义】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历代说法相当多,但基本分两方向,一是指“吉日”,这应该是《周易》的原义。二是指做事要有规画和深思远虑,这是引申义。古时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计日,那么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分别为辛日和丁日。这两日为做事的好日子,所以讲的是吉日。今本卦辞“元亨”帛本作“元吉,亨”,可为证。这应该是最原始的意义。另《子夏传》则说:“先甲三日者,辛、壬、癸也。后甲三日者,乙、丙、丁也。”二是引申义,因为十天干以甲为首,因此把“甲”当做是创制、初次施行的命令、事情的的开始…。先甲后甲三日为法令的试行或宣传期,用以比喻人做事有规画,有谋虑,而不是随意乱为。王弼:“甲者,创制之令也。创制不可责之以旧,故先之三日,后之三日,使令治而后乃诛也。”郑玄:“甲者,造作新令之日。先之三日而用辛也,欲取改过自新之义。后之三日而用丁也,取其丁宁之义。”郑玄说明更细,他说,施行命令之前,取“甲”日为基准,前三天为“辛”日,辛有“改过自新”的意味,而之后的三天为“丁”日,取“丁宁”的意思。马融解释:“甲在东方,艮在东北,故云先甲。巽在东南,故云后甲。所以十日之中唯称甲者。甲为十日之首,蛊为造事之端,故举初而明事始也。言所以三日者,不令而诛谓之暴,故令先后各三日,欲使百姓遍习,行而不犯也。”巽卦九五有“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解释亦与“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类同,但马融说法显然无法解释“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尚书.益稷》谈到大禹娶涂山氏之事:“娶于涂山,辛壬癸甲。”意思是说,辛日娶,经过壬癸甲三日,便前往治水。此或许为“先甲三日”的典故。

山下有风:俞琰:“小畜之风在天上,观之风在地上,涣之风在水上,并无所阻,故皆言行。蛊之风则止于山下,为山所阻,而不能条达,故不言行而言有。”

君子以振民育德:李舜臣:“育德者,犹艮山之养成材力也。易中育德多取于山,故蒙亦曰果行育德。”

【筮例】

秦穆公筮伐晋

《左传》:僖公十五,秦穆公准备讨伐晋国时问了一卦,得蛊:

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羣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羣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

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

由于晋惠公没有诚信,违背当初秦穆公送他回国帮他顺利即位的割地承诺,甚至不顾晋国饥荒时秦国的慷慨解囊,反而在秦国闹饥荒时乘机攻打秦国,因此秦穆公隔年决定伐晋,为此而筮问一卦,得到蛊卦。

卜徒父回答说:这是吉卦,连续三次击败晋军之后,就能够掳获晋惠公。蛊卦这么说:“千台车子三次前去,之后就能够虏获雄狐狸。”狐狸是蛊惑人的东西,指的是晋国国君。蛊卦的贞卦是风,它的悔卦是山,就时节来说是秋天,我们打落了他们的果实,然后取走了他们的资材,这就是胜利。他们的实力将陨落,资材将遗失,怎会不失败?

“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有些像是引用《周易》,也有些像卜徒父的创作,总之与今本《周易》卦辞做“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不同。杜预注说这是因为卜徒父为卜官,不懂三易的筮法。但事实上卜官才是真正的筮法专家,所以杜预说法不可信。

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失传的三易之法,也就是指这是连山或归藏易。但连山和归藏目前为止都还只是传说中的东西,占法也不知如何,此说更加不可採信。细究之下,这裡使用的也是《周易》,只是引用卦辞不同,方法上并无差异。更何况这还有可能就是卜徒父的即兴创作,这种例子在春秋筮例中是很常见的。

卦辞不一样的原因有几个可能。首先,这可能是因为《周易》在春秋时还在演进之中,并未完全稳定成为今本的样子。其次,这是另一个更为古老的《周易》版本。最后一个可能则是,纯粹是历代传抄的误差而让《周易》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秦国医和论晋平公蛊症

《左传》昭公元年,秦国的医和被派到晋国帮晋平公看病,说晋平公得的是“蛊”病,也就是长期沉溺于女色,而腐蚀了他的心志所产生的疾病。

帮晋君看完病之后,晋国宰相赵孟又跟医和请教晋君的病况,并问他什么是蛊?于是医和引用了《周易》蛊卦卦象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榖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女惑男指的是卦象上为少男,下为长女,长女迷惑了少男。风落山指上艮山下巽风,风吹落而扰乱于山下。蛊卦于字义讲的就是腐败,事物长期被浸淫在不好的环境下而产生的败坏,医和另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字的字形就是皿中长虫,二是穀子放久了就会长米虫到处乱飞。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白话】

有儿子承担父亲的事,死去的父亲不会有罪咎。艰苦则最终可得吉。

父亲未完成之事,幸赖有能干的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责任,让做父亲的死也瞑目。虽然艰苦而有危险,但最终为吉。

初六承九二,有承父之象。又初爻动则成乾,乾为父,动而承父业。

【字义】

干父之蛊:干为承担,现今我们说“干事”的“干”。父之蛊,父亲的事。干父之蛊,能够承担父亲未完成的重任。

有子考无咎:有三种读法,一是五字一句,二是“有子,考无咎”,三是“有子考,无咎”。意指有儿子继承父事,让父亲死也能瞑目。考,父亲死了称“考”。考无咎,死去的父亲不会有罪咎。虞翻:“父死大过称考,故有子考。”俞琰:“父死则称考,今以父与考并称者,为子之职,父在亦当干,父死亦当干也。”“考”帛本作“巧”,上博简作“攷”。攷为考的异体字,巧当是假借为考。考也可当考验、考核、考察,或者当“成”,完成的成。因此也可解释为有儿子完成父事(有子考),因此无咎。或有儿子承担父亲之事,若能对事情加以考察,当能无咎。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白话】

承担母亲的事,不可以贞定于此。为人子者不适于承担妇人的事,所以这种事不宜坚持。

【字义】

干母之蛊:原意为承担母亲的事。但为何承担母亲的事?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为人子者去做了母亲的事,那是属于女人家的事,不宜由儿子来承担,所以“不可贞”。而就卦象来看,九二为阳刚,与六五相应,六五为母,因此九二“干母之蛊”。二是认为初九“考无咎”,父死才称“考”。因此“干母之蛊”意谓父亲死后由母亲承担父亲之事,然后由儿子为母亲分担责任。以上两种说法以一较佳。

不可贞:贞为贞定、坚定,坚持之意。不可贞,不可坚定此事。另一解释,贞者事之干,不可贞者,不可为事之干。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白话】

承担父亲的事,有小小的后悔,但并无大罪咎。

九三处多忧之位,动而成坎,坎为心病为忧心,故有悔。九三阳刚又当位,故其悔不大而小。此言努力要挽救父亲之事,但难堪重任,因此而有些悔恨,但还不至于会有罪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白话】

增加父亲的事,以此前往则悔恨。此言六四无能,让事态更加严重。

【字义】

裕父之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让事态更加严重。裕,丰富,增加的意思。父亲责任未了,现在又让事情更多,为裕父之蛊。二、裕原义为宽裕,裕父之蛊,以宽裕之方式处理父亲之蛊事。蛊之时,当努力整饬,过于宽裕则有懈怠之过失,因此说往见吝。朱熹:“以阴居阴,不能有为,宽裕以治蛊之象也。如是,则蛊将日深,故往则见吝。戒占者不可如是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白话】

承担父亲的责任,能够继承父亲的道德,藉以建立好的声誉。

六五虽柔而无能,但居于尊位,柔中而与九二相应,又承上九,得多方阳刚(喻君子、能人)之助,因此为吉。

【字义】

用誉:建立好的名声。用以得到声誉。朱熹:“柔中居尊,而九二承之以德,以此干蛊,可致闻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白话】

不用再为王侯做事,只以“高尚”为事业。

居蛊卦的最顶端,蛊道已成,已经置身事外,天下本无事,所以不用再为王公做事,可以开始做自己。“高尚其事”谓以“高尚”为事业,志向高尚的人,不偶合于世俗,此为独善其身,自得其乐之义。《礼记》引用孔子以此段经文谈臣事君之道,并以“终事而退,臣之厚也”诠释。

【字义】

不事王侯:不为王侯做事。“事”也是前几爻所说的“干父之蛊”,父之蛊原本就是为王侯做事,现在已能终事而退。《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高尚其事:以“高尚”为事的意思,比喻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孔颖达:“身既不事王侯,志则清虚高尚。”程颐:“是贤人君子不偶于时而高洁自守,不累于世务者也,故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古之人有行之者,伊尹、太公望之始,曾子、子思之徒是也。不屈道以徇时,既不得施设于天下,则自善其身,尊高敦尚其事,守其志节而已。”

【彖传】

刚上而柔下:以卦变解释蛊卦。蛊卦是泰卦而来,泰初九至上为刚上,泰上六至初为柔下。虞翻:“泰初之上,与随旁通。刚上柔下,乾坤交,故元亨也。”

巽而止:以上下二体卦德解释蛊卦。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扩大解释蛊卦之卦义,蛊(有事)而能大亨,则可以天下治。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解释经文“利涉大川”,因有事要前往。《序卦传》:“蛊者事也。”《九家易》:“阳往据阴,阴来承阳,故有事也。此卦泰乾天有河,坤地有水,二爻升降,出入乾坤,利涉大川也。阳往求五,阴来求二,未得正位,戎事不息,故有事。”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泰卦初九至上成蛊,初至上为终则有始、天行之象。

上艮下巽:蛊卦、山风蛊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全文完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蛊卦 易经蛊卦 周易蛊卦 山风蛊卦 上艮下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