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而免乎险
一、概述
在《周易》的思想体系中,“动而免乎险”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周易》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它通过八卦、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辞等元素,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类应对不同情境的方法。“动而免乎险”体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应对危险的态度,反映了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人们如何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规避风险,走向吉祥顺遂的境地。
二、“动而免乎险”在《周易》中的体现
卦象中的启示
在《周易》的诸多卦象中,有些卦象呈现出危险的态势,但通过爻的变动却可以免除危险。例如坎卦,坎为险陷之象。坎卦上下皆坎,象征重重危险。然而,其中的爻辞也提示了应对危险的方法。如果能够谨慎行动,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有可能从危险中解脱出来。比如坎卦中的阳爻,处于坎险之中时,若能发挥其刚健的特性,积极寻求突破,就符合“动而免乎险”的理念。
又如震卦,震为雷,象征着震动、危险和不安。但震卦的爻辞中也有关于如何在震动中保持稳定,避免危险的描述。当爻发生变动时,就如同人在面临危险的震动时采取行动。如果能顺应震卦所蕴含的规律,比如震卦初爻的“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在危险初临时保持敬畏之心,而后积极应对,就能“免乎险”。
爻辞的智慧
许多爻辞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动而免乎险”的思想。例如乾卦的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里的“君子”处于一种相对危险的境地,因为九三爻已经离开了初九爻的初始阶段,又未达到九五爻的尊位。但是君子通过终日勤奋努力,日夜警惕,积极行动,即使面临危险(厉),也能没有过错(无咎),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动而免乎险”的体现。
再看坤卦的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当脚下出现霜的时候,就要意识到坚冰即将到来的危险。这是一种对危险的敏锐感知,而如果能够根据这种感知采取行动,比如提前做好保暖、储备物资等准备工作,就能够在危险真正到来时免受其害,这也是“动而免乎险”的一种表现。
变易思维与“动而免乎险”
《周易》强调变易的思想,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动而免乎险”正是基于这种变易思维。危险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人的积极行动可以促使危险向安全转化。例如,在一个面临经济危机(险)的企业中,如果企业领导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的变化(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如开拓新的市场、研发新的产品、优化管理结构等,就有可能使企业从危机中解脱出来,避免破产的危险,这就是在商业领域中“动而免乎险”的体现。
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是如此。当与他人产生矛盾(险)时,如果能够主动沟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者调整相处的方式(动),就有可能化解矛盾,避免关系的恶化,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总结
“动而免乎险”是《周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从卦象、爻辞以及变易思维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和挑战,无论是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复杂,还是个人事业发展中的困境等。通过学习《周易》中“动而免乎险”的智慧,我们能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危险,在危险尚未完全形成时就采取行动,或者在危险之中通过正确的行动来摆脱困境。这一理念提醒我们,不能消极地面对危险,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运用智慧和行动去化解危险,追求平安、顺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