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所说《易》本为卜筮而作《易传》是对《易经》的全面阐述
朱熹所说《易》本为卜筮而作《易传》是对《易经》的全面阐述
然而,墨子在非命的同时,却代之以“天志”、“明鬼'他的天和鬼神都是有意志的,能站在老百姓一边赏善惩恶。显然,墨子是想借用天鬼崇拜的形式,为他所代表的劳动者的利益服务。墨家的学说在当时造就了一批赖力仗义、勤生薄死的平民英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前3世纪)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灿烂夺目的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恩格斯在盛赞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一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春秋战国也正是这样的时代。它比之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一16世纪),并无半点逊色。当时,天的权威动摇了,传统至上神的地位已经沉沧,士(古代知识分子)的阶层正在崛起,人的价值正在被发现,以人为本的思潮正在涌现,而我们古代文化的巨人们正是这一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的杰出代表。
不难发见,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从神本向人本的巨大转变。成书于战国后期的《易传》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周易》(或《易经》)本是周人占筮的典籍。诚如朱熹所说《易》本为卜筮而作《易传》是对《易经》的全面阐述。在《易传》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生被纳入了宇宙大系统的生成图式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所措。”这里,人被提高到了与天、地并列的崇高地位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里,有对历史变动不居的讴歌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里,有对顺天应人的革命的欢呼:“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显然,《易传》借用了《周易》原本的神学框架,重新营造了一个辩证的、发扬人的主体性的思想体系。所以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真正懂《周易》的人是不屑于筮占的!这正说明《周易》在人们心目中,从揣摩神的旨意的卜筮之书开始转变为指导生活、分析矛盾、解释世界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