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所建构的“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的易学体系
北宋的新儒学运动继承了韩愈、李翔的业绩,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受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的影响,以经世之学为主流。熙宁以后,理学思潮兴起,心性之学上升到了主流地位。量然如此,在这两个时期,人们的探索都是致力于二者的结合,只是就其思路的基本走向而言,前期主要是吸取了韩愈之所长而去其所短,着重于由外而及内,由用以明体,企图依据经世外王的需要来规定心性之学的内涵;后期则主要是吸取了李翔之所长而去其所短,着重于由内而及外,立体以达用,企图通过心性之学的理论建构,为经世外王奠定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范仲淹是北宋新需学运动前期的领袖,在他的门下,同时团结了具有两种不同学术倾向的人物,一是李觏的经世之学,一是胡瑗、孙复、石介的心性之学,说明他虽然忙于推行新政改革,热衷于经世外王,也十分重视对心性之学的研究。
但是,关于心性之学的理论建构的问题,在当时并没有解决。拿胡瑗所提出的“明体达用”的命题来说,其所谓的体,指的只是“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局限于外王层面的价值规范,至于如何把仁义礼乐提到天道性命的高度进行哲学的论证,如何确立儒学之体以与佛老相抗衡,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范仲淹正是有见于此,所以当他出任镇守延州要职急需用人之际,却拒绝了张载参与边防军事的要求,劝他退回到书斋读《中庸》,去从事心性之学的研究。这实际上是把当时儒学发展所面临的尖端课题委托给张载去完成,鼓励他去承上启下,为儒学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张载的学术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范仲淹提到了向上一路、方向明确,凭借深厚,他之所以在哲学史上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固然是得力于他长期艰苦的探索,但就其精神的原动力而言,主要是由于他早在青年时期就已树立起来的那种伟大的抱负和强烈的使命感,推动他历经坎坷曲折,走完探索的全过程。
张载把他一生为学的宗旨概括成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据《宋元学案》所载,《张载集》中之《张子语录》作“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一句话“为天地立心”讲世界观;第二句话“为生民立命“讲人生观,合起来就是讲天道性命之学,也就是内圣心性之学;第三句话“为往圣继绝学〝是讲继承此内圣心性之学:第四句话“为万世开太平“是讲由内圣心性开出经世外王。这四句话表现了张载的哲学思路是遵循者由内而及外、立体以达用的顺序层层推进的,必先建立宇宙本体而后始能建立心性本体,只有沟通了天人关系,建立了为人之道,才有可能据以扩展而为外王,就理论的逻辑而言,这是顺理成章,不证自明的。但是,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张载是把“为万世开太平〝的外王理想置于首要地位,遵循着逆而上推的思路,由外而及内,由用以明体,与前面的那条逻辑的思路恰恰相反。因为如果不首先建立对社会安乐忧患的担待意识以及对人类末来命运的终极关怀,便无从建立一个与佛老的价值取向判然有别的为人之道。如果人道不明,价值错位,那么由此而建立的天地之心就必然会流人佛老,或門于恍惚梦幻,或定以有生于无,体用殊绝,天人二本,这就不是儒家所期望的那种完全符合人文价值理想的天地之心。
对张载来说,他实际上是把这两条思路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福环往复,交错进行的,这就是所谓合内外之道,一方面顺市下推,以心性之学作为经世之学的思路基础,另一方面逆而上推,以经世之学作为心性之学的价值取向,目的在于为儒学重建一个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先秦时期,需学的这种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本来是存在着的,《中庸》的三个命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此业已做了很好的概括,这也就是孔孟道统之所在。但是,自汉魏以后,由于佛道二教在天道性命的问题上设管了重重障碍,把学者的思想引人歧途,以致一千多年米没有一个人能把《中庸》真正读懂,使得道统失传。面临着这种严峻的形势,张载把《中庸》的三个命题转化成四向话,以一种伟大的抱负和强烈的使命感,给自己确定了一生为学的宗旨。这四句话也就是四项研究的课题。“为天地立心“是对〝天命之谓性〝的研究,“为生民立命”是对“率性之谓道”的研究,“为万世开太平“是对“修道之谓教”的研究,至于“为往圣继绝学”,则是对道统的研究,对儒学整体精神的综合性的研究。所有这四项研究,都要本着当年孟子辟杨墨的精补,对佛道二教进行严厉的批判,因为批判佛道与重建俩学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批判佛道,排拭尘埃,才能使儒学之至理大明于天下。
张载所承担的这四项研究课题,最后都在他所建构的“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的易学体系中顺利完成了。这也就是说,他的问题是由《中庸》的三个命题引发出来的,至于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则是依据于易学的基本原理。在《横渠易说》和《正蒙》中,他所闻发的太极、太和的思想,是“为天地立心〞;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为生民立命”;关于民胞物与的思想,是“为万世开太平";其所确立的大中至正的一元之道,是“为往圣继绝学”。拿张载的易学来与周敦顾、邵雍相比较,他的问题更加明确,追求的目标更加坚定,批判佛道的意识更加强烈,理论结构也更加紧密,他的易学的特色主要也就表现在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