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对中华文化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医思维模式具有昮学思维特点
以《易经》为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门派林立,包罗万系,除了主要由能、帮、道三家组成外,以《黄帝内经》为经典、主张天人相关的中医生命观和医学观,也是中国折学文化的一部分。它以中医原理治病时,强调辨证施治(今多做“辨证施治〝)、整体恩维的两大方法论,与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模式顺有不同,而以自成医学休系的胜鹏理论、气血理论、经络系统、阴阳平衡、辨证论治的整体思维模式为特点,以“望、闻、问、切”的手段,根据对病人病因病情,包括外果环境感染的“外邪”侵人因素,强烈情绪刺激的心理影响等的“阴、阳、虚、实、水、火、湿、热”的诊断,开方下药,效果立现,故此是一种更符合当代医疗辦证法的思维模式。
易学对儒道医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周易》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医学,这也正是为什么吉人说医易相通,衙医相通”,不少大儒能以易学发明医理,精研医术的缘由。同时,弘扬养生文化、以道论深刻影响了儒家文化的道教,也在遵循易理研宄医理的千百年道医实践中,对中华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十道九医”的道医文化。其独特的道医理论,以养生修炼、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为目标的“内丹法…气功法”…房中术’等,对通经活络、吐故纳新、阴阳协调、性命双修、身心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等,都有明显效果。因此,在儒道两家分别占据中国吉代官方文化与民问文化的核心层的总格局下,各种学术包括医学均受易学的影响,是理所当然的。
太极拳、八卦掌与《易经》和中医经络学说
太极拳、八卦掌都是在《易经》刚柔相济和阴阳运行的易理以及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以活动疏通经脉为目的而进行的健身及武术练习。它们分别以^弓步勾手,抱球反掌’和“龙形猴相,虎坐麼翻”为基本练法之一,要求或运气收腹,柔和劲进,四两拨千斤,或走如游龙,手眼相随,坐如虎踞,沉着有力。通过运动使全身肌肉群都能参加活动,使各毛细血管开放,静脉、淋巴的回流加速,使腹肌的收缩舒张对胃、肠、肝、肾起自我按摩作用,促进消化液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进食欲,减少便秘,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从“易医同源”的中医,关于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经络系统理论看,练习太极拳、八卦掌可以有效地锻炼任脉、督麻、带脉和冲脉,疏通人体的气、血、津液的经络运行途径,对养生健体产生良好的影响。
易学对中华武术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正如不懂所阳互补、刚柔相济,不晓易理,就不懂中医一-样,不懂阴阳,不知进退,不分刚柔,不晓易理,也不会真正懂得以太极拳、八卦掌等为代表的中华武术文化。中华武术文化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攻防术,也继乐和弘扬了中华武林之武德。它在哲学上融合了易家的阳阳、易德;道家的道论、五行;儒家的伦理、仁爱;佛家的忍、空等中华古代哲学,并与传统道医养生、气功与中医保健等紫密联系,成为一个复杂的、融合的、发展的有机体。因此,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上壤龙其是易经文化,中华武术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华武术便不能称其为“武术”,只会出现一批技击高手,却很难出现中华武术宗师和大家,更不用说要将中华武术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传之久远了。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西风东渐,现代风水、现代中医、现代武术、现代气功、现代国画、现代书法、现代音乐、现代舞蹈、现代文学、现代科学等等,都有一种正在失去易经人文理想的指导与规范的危险。重建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迫切而重要。儒、道、释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固然长期深受易经的影响而偏重于哲学与教化;中国的风水、中医、武术、气功、国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科学等文化建构,也因偏重于实操与技巧,在思想上更容易接受易经所代表的中华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指导而受益无穷。其原因在于,从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来看,我们可以在风水、中医、武术 气功、国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科学的运动实践中,去努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和寻找人的生命意义,而不是仅仅把后者的创意与实践作为一种赚钱工具。中华易学传统文化的人文理想及其思维逻辑,将永远是中国百科文化人文追求的最重要的思想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