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以玄学观点解易,其以自然无为说注解卦爻辞,正是门阀士族的政治哲学在其易学中的表现
王弼对《周易》体例的论述,是其易学的一个方面,这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对古文经学派解易学风的闸发。王弼易学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容,是以玄学观点即老庄哲学观点,解释《周易》中的卦爻辞。王弼玄学的基本命题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即以“无”为天地阴阳之根本。他在《老子指略》中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无”,王弼又称为“至理”,即最高的义理。义理是无形的。其注《老子》四十七章说:“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不见”,是说,此至理无形可见,但可以称谓。可以看出,玄学的理论思维,同汉代的元气说、阴阳五行说相比较,重视无形的义理,鄙视事物的形象。这同其易学推崇义理,轻视物象的学风是一致的。王弼的易学,从以义理解易进而以玄学观点解易,合乎其逻辑思维发展的进程。易学中的取义说是其易学同玄学相结合的媒介。王弼以玄学观点解易,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自然无为
王梅于《老子注》二十五章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于二十九章说:“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于三十八章中说:“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所谓无为就是因任自然。王弼在《周易》中,把自然无为看成是高贵的品德。如注临卦六五爻辞“知临大君之宜,吉”说:
处于尊位,履得其中,能纳刚以礼,用建其正,不忌刚长而能任之,委物以能而不犯焉,则聪明者竭其视听,知力者尽其谋能,不为而成,不行而至矣。大君之宜如此而已。
六五处上卦中位,与九二有应,即“能纳刚以礼”,“不忌刚长而能任之”。此是以六五处尊位,比喻君德,与九二有应,比喻任人以能,无为而治。又注革卦上六爻辞“征凶,居贞吉”说:
改革创制,变道已成,功成则事损,事损则无为,故居则得正而吉,征则躁扰而凶也。
此是说,创业改制之后,应无为而治。又其注坤卦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说:
居中得正,极于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脩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
此是说,六二爻居坤卦之中位而又 当位,有柔顺之美德,因任自然,不假造作,不为而成。其以自然无为解释“不习,无不利”句,这种解释同汉易是不同的。如荀爽注“不习,无不利”说:“物唱乃和,不敢先有所习。阳之所唱,从而和之,无不利也。”(《周易集解》引) 荀爽以阳唱阴和,阴不敢先有所为,为“不习,无不利’。
这是以儒家观点解易,而王弼则将其玄学化了,又王弼注损卦《彖》文〝损益盛虚,与时偕行’说:
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损益将何加馬,非道之常,故必与时偕行也。
此是说,自然的东西,都有其规定性,人力不能损益,只能听其自然,此即“与时偕行”。王弼于《老子注》二十章中说:“自然已足,益之则优。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胫。”亦是此意。但《彖》文的原意是,人们应按天道虚烈的法则进行损益,即“损刚益柔有时”。而王研注则将〝与时借行”,解释为不可损益,将其中的辨证思维引向了因循自然的宿命论,这又是将《彖》文玄学化了。其以自然无为说注解卦爻辞,正是门阀士族的政治哲学在其易学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