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课堂

天人之间的沟通,关键在一个继字。继是继承、继续,继之则善,不继则不善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独树一帜—— 《周易》中的人性论

易学中的人性论在先秦各家中独树一帜,既不同于儒家的孟荀,也不同于道家的老庄。《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一段言论对易学的人性论作了经典式的表述,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来把握它的特质。

首先与孟荀相比较。荀子主张性恶论,而《易传》则明确地主张性善论,二者在人性论上是对立的。《易传》的性善论虽然和孟子相一致,但是从哲学基础上来看,又是根本对立的。孟子把性善说成是人们的内心所固有的,《易传》却从天道阴阳变化的规律上打根据。

天人之间的沟通,关键在一个继字。继是继承、继续,继之则善,不继则不善

其次与老庄相比较。老庄把人性归结为自然本性,认为这种自然本性无善无悉,不仅不蕴含任何伦理的意义,而且与人为强加的善恶根本对立。《易传》虽然承认人性来源于天道阴阳的变化,是一种自然本性,与老庄相一致,但却认为人所承继于天道的自然本性具有伦理的意义,本质为善,这就与老庄有很大的不同。

人性论的主题是探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一般而言,道家往往是站在宇宙的高度来俯瞰人,把宇宙的伟大和人的渺小进行对比。

比如庄子曾说:“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咨乎大哉,独成其天。”(《庄子 •德充符》)既然宇宙比人伟大,所以道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不在于仁义礼乐的人为的造作,而在乎禀受于宇宙的自然本性。需家与道家相反,强调“人最为天下费“的伟大,可以与天地并立而为三。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具有与禽兽相区别的道德属性(孟子),或者具有能以礼义组合社会群体的能力(荀子),因而人的本质规定不是自然本性,而是人文价值。实际上,人一方面作为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万物之灵,既有自然本性,又有人文价值的规定。从这个角度来看,需道两家的人性论可以说是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道家有见于人的自然本性而否定了人文价值的规定,“蔽于天而不知人”。需家过分强调了人文价值的规定而忽视了人的自然本性,蔽于人而不知天。《易传》取儒道之所长而去其所短,综合总结了两家的探素成果,从而沟通了天人关系,把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人性论思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这里。

天人之间的沟通,关键在一个继字。继是继承、继续,继之则善,不继则不善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是统天地人物而言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善、性则专就人而言。道大而善小,善大而性小,道生善,善生性,这是一个生成的系列,也是一种统属的关系。天地人物,莫不有阴阳,莫不受道的支配,人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隶属于宇宙之全体的。但是,人物有性,天地非有性,而人之性与物之性又不相同。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物之性乘大化之偶然,阴阳的搭配组合不是怡到好处,合适得当,而人之性则合一阴一阳之美,成为万物之灵。具体说来,人性中的一阴一阳之美就是“立人之道日仁与义”。物之性不具有仁与义的属性而人之性却有此本质的规定,因而人性比物性高了一个层次,人成为万物之灵,最为天下贵。但是,人性是由物性发展而来,物性又是由天地之道发展而来,统天地人物都是一阴一阳之道,追本湖源,人所独有的仁义之性其实就是天地人物所共同具有的一阴—阳。按照《易传》的这个思想,人既有自然本性,又有社会属性,二者并不像儒道两家所理解的那样,形成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天人之间的沟通,关键在一个继字。继是继承、继续,继之则善,不继则不善。

就天道之阴阳而言,无所谓善与不善,物之性乘大化之偶然,也无所谓善与不善,唯有人能自觉地继承天道之阴阳,使之继续不断,所以才叫作善。如果人有所不继,这就产生恶了。老庄只看到人之性京受于天道以及与物之性相同的一面,从而断言人之性无善无恐,孟子只看到继之者的一面,从而断言“人无有不善”,苟子只看到人有所不继的一面,从而断言“人之性恐而善者伪也”。照《易传》看来,这些说法固然各有所见,不是毫无道理,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地把握人性的本质。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天人 荀子 庄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