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思维习惯、风尚习俗、心理素质、审美趣味、性格情操等,都有着决定性影响
儒家《易》学文化传统,不同于道家《易》学的价值取向。后者视《易》为艺,偏重于尚象制器;而前者则以《易》为道,偏重于伦理、政治,它具有以一驭多、崇尚因革、重人事而顺天道、执两端而用中和、扬阳抑阳、重道经艺诸多方面的特色,其可改造、批判和继承的方面是很多的。
一种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思维习惯、风尚习俗、心理素质、审美趣味、性格情操等,都有着决定性影响。而上述方面的,总和,便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的《易》文化传统,陶铸了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精神。如果果说,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在世代延绵中不断损益的发展系统,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也必然会在损益中不断趋于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而发展则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或者说是批判和继承。传统是通过世代人的选择的一种肯定,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但它们并不全是精华)。传统一经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当然,它也必然会随着时空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价值趋向。正因为如此,所以肯定的东西必将被否定,这种否定是辩证的,是扬弃。扬弃过程中的取舍,是以广阔的历史背影和深厚的经济根源为依据的。它是一种历史的自觉,不是可以主观随意否定的,也不是可以盲目照搬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成立的。在这里,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而所谓“西体中用”“全盛西化”等历史康无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孔子、儒学和我们的文化传统,对于我们剔除糟粕,锤炼精华,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导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都是十分必要的。
纵观中国《易》文化传统中的道家和道教文化,由于其价值取向,规定了它同儒家文化的根本不同,其社会地位和产生的社会效应也不相同。
封建社会前期,由于儒学的真正价值尚末被统治阶级真正认识,虽被倡言独導而木真正独導,使得道家之学能够以黄老、玄学和道教的形式驰骋于汉唐。尽管亡带有明显的惰性,但前期封建社会的繁荣与道家文化是有内在联系的。自宋以来,封建社会进人后期,儒学得以独尊,加上道家(教)文化(还包括佛教文化)中的惰性的一面被溶铸成一种新儒学一—宋明道学,中华民族的式微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真实。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易》文化传统本来是以儒家《易》和道家《易》为主流的。从思想根源看,作为最早的说《易》之书的《易传》,也本来是孔门后学和櫻下黄老学者所著,它贯穿了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的顺天合道、法自然的理性精神,却被打着孔子的名号售世,成了说《易》的权威著作。在汉人眼中,《易传》俨然与《易》融为一体,以致道家(教)说《易》,常常经传不分,不自觉地为传所束缚。从阶级根源看,儒家《易》学作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在封建社会后期与孔子的地位同步提高。在清代官方修的《四库全书》“《易》类”中,儒家《易》学被列为正统,而道家(教)《易》则被称为别传。这种偏见可以上溯至宋。所以,道家《易》学只能成为儒家《易》的陪村而不能改变其重道经艺的根本倾向。今天,对《易》文化传统进行深切的反思,扬弃儒家和道家(教)《易》学中的糟粕,继承和弘扬其中的精华,改造和建设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已是十分必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