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的续编特征之“贤人”概念内涵的变化
《系辞传》除了有窜改特征之外,还有续编的特征。这一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中看出来,一是《系辞传》中“贤人”概念的内涵的变化,二是“天地”概念与“阴阳”概念并存,三是《系辞传》中存在着重复内容。下面依次阐述。
“贤人”概念内涵的变化
先来看《系辞传》中“贤人”概念的内涵的变化。“贤人”一词出现于《系辞上传》,总共出现三次。前两次是出现在这段文字中: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乾因为简易而成就了智慧,坤因为简单而成就了才能。因为简易而易于被理解,因为简单而容易被接受。
易于被理解就会得到人们的亲近,容易被接受就能成就一定的功业。能得到人们的亲近就可以长久不衰,能成就一定的业绩就会日渐强大。长久不衰这是贤人的德行,日渐强大这是贤人的事业。因此,掌握了简易和简单的法则就等于掌握了天底下最根本的道理。能掌握天底下最根本的道理,那么成就功业也就如在掌中了。
依据文义,这里的"贤人”是指努力建功立业、追求永远强盛的人们。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作"贤人”,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在根本上是取法乾坤的属性(简易的德行)。
“贤人”概念的第三次出现是在孔子的言论里面:“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亢龙有悔"是《乾·上九》的爻辞,意思是处于高到极点位置的龙,会有悔恨。孔子的解释是:虽然身份高贵但是没有相应的位置,虽然身处高位却又没有自己的民众,这是因为贤人身处社会底层,得不到他的辅助的象,所以会有一有所举措就产生悔恨的结果。孔子的这种解释旨在突出“贤人”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贤人”已经变成了那些有才能的可以辅佐高贵人士(亢龙)的臣民。显然,这些"贤人”的作用在于辅佐他人,而不在于自己建功立业,这与前面那段文字中的“贤人”的作用已经完全不同,前者的特征是自已拥有最为高深的智慧,自己建功立业。
“贤人”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这个事实表明,与之相关的内容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因此,《系辞传》的内容存在着续编的性质。更有甚者,“贤人”概念在《系辞传》中后来被圣人概念所代替。《系辞传》中“圣人”这一概念出现的次数极多。在一些内容中,“圣人”具有“贤人”的特征。比如《系辞上传》: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孔子在这里说“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意思是说:《易》是圣人用来提高自己德行、拓展自己事业的工具。这里的“圣人"同样是追求事业的人,内涵与“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中的“贤人”没有区别。
再如《系辞下传》: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确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市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日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日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乾,明确地向人们展示了简易的特征;坤,明确地向人们展示了简单的特征。爻,就是效,仿效事物的意思;象,就是拟写形象,表达出事物形象的意思。爻象发动于卦内,吉凶就会展现出来。功业的兴衰由卦象的变化可以预知,圣人的情感由卦辞爻辞展现出来。天地的伟大的德行是生生不息,圣人的最大的宝贝是权位。如何来守护权位?用仁。怎样把人民聚集在自己的身边?用财。管理财富、制定政令、禁止百姓做不该做的事就叫做义。
这段文字从乾坤的简易特征开始,论述到爻象卦象的作用,八卦卦象与功业的关系、卦辞爻辞与圣人的情怀,直至赞颂天地的生生不息的大德以及圣人拥有“大宝”的意义,把聚敛财富、制定法令制度、禁止人民的行为解释为仁义之举,并与上天的好生之德相提并论。这段文字在形式上与前面的关于“贤人”概念的第一段引文相似。这里的“圣人”已经把权位当做“大宝”,与《系辞传》中最早出现的“贤人”没有什么区别。
据此可知,《系辞传》中后来出现的"圣人”概念在实际上包括了早先出现的“贤人”概念的内涵,"贤人”概念最后被“圣人”概念取代。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系辞传》的续编过程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跨度。
《系辞传》里的“圣人”概念在内涵上展示出,这是儒家的圣人。
“贤人”发展为“圣人”这一事实表明,是儒家对原始《系辞传》进行了续编,续编的方式是以原始《系辞传》的内容为基础,对它进行含义改造,作符合儒家义理的发挥。
再看《系辞传》中“天地”概念与“阴阳”概念并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