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震下兑:归妹卦、雷泽归妹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上震下兑:归妹卦、雷泽归妹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归妹,征凶,无攸利。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卦名】
今本:归妹 归藏:归妹 帛书:归妹 清华简:妹 海昏简:未酉
女子嫁人曰归,妹为少女之称。归妹即家中少女出嫁。
帛书、归藏,与王家台秦简卦名皆作归妹。清华简作妹,为归的繁化,与归同。
《说文》:“归,女嫁也。”段玉裁:“《公羊传》、《毛传》皆云:妇人谓嫁归,此非妇人假归名。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古代称女子嫁人为归,因嫁人乃女子之归宿。
但归妹卦义自古有二说:一以妹为少女之称,归妹为少女出嫁。一以妹为兄妹之妹,归妹为长兄嫁妹之义。
第一说以王弼为代表:“妹者,少女之称也。”程朱所用为王弼说,如程颐:“归妹者,女之归也。 妹少女之称。”朱熹:“妇人谓嫁曰归。妹,少女也。”
持第二说者,如晋朝干宝:“归妹者,衰落之女也。父既没矣,兄主其礼,子续父业,人道所以相终始也。”南宋俞琰:“归妹,兄嫁妹也。震为长男,兄也;兑为少女,妹也。”
《左传》哀公九年也有类似的注解。晋赵鞅问是否救郑,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占之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这是以归妹为长子嫁妹。
孔颖达似乎较偏向第二说,但身为王弼易的诠释者,又无法直接否认王弼注:
归妹者,卦名也。妇人谓嫁曰归,归妹犹言嫁妹也。然易论归妹得名不同,泰卦六五云“帝乙归妹”,彼据兄嫁妹谓之归妹。此卦名归妹,以妹从娣而嫁谓之归妹。故初九爻辞云“归妹以娣”是也。
泰卦六五有“帝乙归妹”,孔颖达先将它别为一义,解释为兄长嫁妹。而归妹卦义则是依归妹初九“归妹以娣”来解释,说是“以妹从娣而嫁谓之归妹”,此说还是以妹为姊妹的妹。后文他又说:“今此卦以少承长,非是匹敌,明是妹从姊嫁,故谓之归妹焉。”因此孔颖达把归妹卦义解释为妹妹从姊姊嫁人,所以称归妹。孔颖达之说法失之偏颇,依此说,那么归妹卦六五的“帝乙归妹”究竟当作何解?孔颖达并未特别说明,但依其行文,像是顺著归妹卦义而言。
当代古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归妹卦之典故,支持王弼的看法:
“归妹”,商代嫁女之称。甲骨卜辞中亦有之,如“乙未,帚妹......”,“贞妹其至,在二月。”(均见戬寿堂殷虚文字第三十五页。)王弼易注云:“妹,少女也。”这是对的。
未酉
归妹卦在海昏简《易占》有二简,一简卦名为未酉:
说下晨上,未〃酉〃行未□也。
说即兑卦,晨为震卦。简文意思是,兑卦在下,震卦在上,这是“未酉”卦,未酉的卦义为“行未□”。
另一简因为残缺而不知卦名为何。
李零认为未酉当读未遒,遒有终、尽之义。“行未□”则是“行未到”。
王宁引《广雅》:“酉、归,就也。”推定,这是写手将“归妹”(归未)理解为“未归”所致。“行未□也”当作“行未归也”。而之所以归妹有二简,是因为写手发现抄错,因此採取补救措施再抄一简。
王宁对于“未酉”的注解值得参考。但两简有一简为重抄的说法当保留,因为据可释读的简文来看,二简除卦象相同之外,其馀简文差异很大,不像是写错简文然后再重抄的。若是重抄的,两简应该有很高的相似度。个人以为,可能有一简是其他竹书所误入。
《说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酉为就,那么未酉为未就、未成。《杂卦》裡归妹与未济并举,或有此义:“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
典故:帝乙归妹
根据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考证,归妹卦是关于商王帝乙嫁女儿的和亲之事。
帝乙是商朝亡国之君商纣的父亲,在位时殷商已经衰弱,相对的周逐渐强盛。为了安抚周,帝乙将女儿嫁给了当时的西伯周文王,以和亲之事避免战事,此所归之妹即周武王的母亲太姒,而周武王也是后来讨伐商纣的周王。归妹所言乃国与国之间的和亲之事,因此卦辞说“征凶”,不宜征战。而从婚姻的观点来看,这场婚姻又是基于政治之利益,而不是以感情为基础。
顾颉刚的证据,主要是引用《诗经.大明》,认为这首诗就是这场世纪婚礼的记载: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即文王母亲太姙,《诗》讲得很直白,她自殷商大国嫁到周。“乃及王季”,王季就是文王父亲。周原本主要与姜姓通婚,自文王父亲王季开始,首次与大国殷商结为姻亲。“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大任即太姙。此言太姙有了身孕,而生下了文王。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则是谈到文王与大邦之子的婚姻。周当时称殷商为大邦,大邦有子,也就是有来自殷商的女儿。“俔天之妹”,形容大邦之子是个美若天仙的少女。俔,音倩,《韩诗》作磬,比喻、仿佛也。此“妹”并非“姊妹”的妹,而是引申为少女之称,与“归妹”的妹同义。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则是在描绘当时商与周之间的这场世纪婚礼。文王为了娶进来自殷商的天妹,亲自到渭水边迎接,并打造了舟船,将船併接为桥梁。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接著又有来自莘国的女儿,以长女的身份而嫁了过来。《毛传》以莘为太姒之国,而长子即长女。因此此段所言,和前段所言的大邦的“俔天之妹”是同一人,那么莘国可能是殷商王畿内的小国。所以在《列女传.母仪》中也如此说:
太姒者,武王之母,禹后有莘姒氏之女。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诗》曰:“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又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此之谓也。
但如此解释的话,那个“缵”字就很奇怪。《说文》:“缵,继也。”《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同时,前面说天妹是“仲”,而这位莘国女儿说是“长女”,这显然应该是不同人。就字义来看,天妹与莘妹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女子。顾颉刚对此也提出怀疑,但可惜并未细究。也因此,在顾颉刚以此典故注解归妹卦之后,后来的学者在这裡的考证又显得分岐。总之,这段上古的故事,究竟如何,恐怕还需要有更多的资料出现才能够釐清了。
但比对《周易》与《诗经》,归妹卦爻辞似与〈大明〉的情节若合符节。归妹爻辞,似乎谈的不只一个女子出嫁。如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须”可能藉为嬃或嬬。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通解认为,“君”即小君,或女君。
卦义与卦象
帝乙嫁妹和亲,解决眼前困难,但却埋下长远的祸根。
卦象下为少女,上为长男,内悦而外动,六三与九四越界比应。六三与九四分别为兑与震卦的主爻,可代表少女与长男,因此这是少女爱上长男就马上付诸行动的卦象。虽然男女可以很轻易的结合,但婚姻是否幸福或者双方是否可以天长地久,却是有待商榷。
这是因为归妹就上下体卦象来看是不该结婚的。周易的婚合之象应是男下于女才符合婚仪,因此归妹虽然问婚姻可成,但是却存在可能不符合礼法的问题。其次是,这种婚姻可能感情基础是薄弱的,行事基于情感,过于任性而欠缺考虑。
总之,归妹卦婚姻是可成,但其间存在的问题却相当複杂。就卦象来看,可能不符礼法,男女过于任性。从典故来看,可能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为双方家族利益而结合,并不是因为两情相悦而婚合。
因此,得归妹卦,婚姻、合作等一类事情虽然可成,可以解决眼前之事,但长久而言却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维持双方关係的基础或者相当脆弱,或者带有危险因子,要慎防关係无法维繫很久。就长期来看,和亲也只是短暂的和平之道,不但难以维持长久,甚至可能种下祸根。若是问征战、出行、行动,则大凶。财运、生意则无利可图,这是因为外震内兑,为外震动而内耗损,瞎忙而赔钱之象。
卦序上归妹是继渐卦而来,与渐卦为相综的一对卦,两卦讲的都是婚姻。《序卦》:“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渐卦也说“女归吉”,但两卦的意思并不一样。渐卦是循序渐进,符合礼法与传统,卦象为男下于女,婚合之象。归妹则反之,悦而动,不循礼制。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嫁女儿,出征凶,无所利。
婚嫁之事可成,但出征则凶,无所利。
海昏简《易占》“归妹”作“未酉”,依王宁说法,可能借为“未归”,未能归也。问出征得未能归之卦,故征凶且无所利。或曰:古代占筮有嫁娶为吉则不利征战之例。如《朱子语类》言渐卦:“今术家择日,利婚姻底日,不宜用兵;利相战底日,不宜婚嫁,正是此意。盖用兵则要相杀相胜,婚姻则要和合,故用不同也。”
《彖传》:“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指九二、六三、九四,到六五,全部都不当位,长男与少女都不符礼法。柔乘刚指六三乘九二,六五乘九四,为逆,因而无所利。
此为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周文王的故事,当时为安抚周而採取和亲政策,既然和亲,当然就不能出征,出征则凶。且这毕竟只是缓兵之计,无法长久。
【字义】
归妹:女子嫁人称归,因为嫁人为女人的归宿。妹,少女,年轻的女子。家中有少女出嫁,即嫁女儿的意思。另一说法认为,归妹是嫁妹妹。之所以称嫁妹,是因为父亲已亡。如干宝、杨万里支持这个说法。李光地认为,之所以不依渐卦卦辞“女归”而言“妹归”,言归妹者,主动在于女方,因此女方有失时失礼之嫌:“归妹所以失者有二,一则不待取而自归,失昏姻之礼,以卦象女先于男,与咸之男下女相反也。一则以少女归长男,失昏姻之时,与咸两少之交相反也。故不曰妹归而曰归妹,以明其失礼。”
无攸利:攸,所也,远也。无攸利,无所利,或无远利。没有任何利益,没有长远的利益的意思。
永终知敝:“永终”一语亦见于〈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及〈金滕〉:“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但〈大禹谟〉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四海困穷言生灵涂碳,天禄永终为永远失去上天之食禄。另一是往好的方面解释,四海困穷为德化穷极而充塞于四海,则可享有天禄长长久久。从〈金滕〉来看,“永终”当是一个好的吉祥用语。孔颖达:“归妹相终始之道也,故君子象此以永长其终,知应有不终之敝故也。”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少女以陪嫁的女娣身份出嫁,跛脚者也能走路。出征吉。
古代女子的妹妹作为陪嫁以共事一夫,称娣。娣并非正室,只能辅助正室,所以其婚姻以“跛能履”为喻。跛脚者也能走路,但行动不便,也难远行。此事虽吉,但无法有大成就。
归妹初九和九二两爻,像是履卦九二和六三两爻的重组:
履卦 | 归妹 |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 初九,跛能履,征吉。 |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 |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
履卦六三跛能履而有履虎尾咥人之凶,《象传》说:“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然而此处跛能履却说“征吉”,相当奇怪,跛虽然能履,但怎足以胜任征战之事?且这又与卦辞“归妹征凶”似有衝突。
【字义】
娣:娣,音地,跟随正配一同出嫁的较年少女子。《日讲易经解义》:“娣,从嫡以适人者,所谓媵也。”《说文》解释妹、娣皆曰“女弟”。娣字段玉裁注:“小徐本有夫之二字,而尙少同字,今补。同夫者,女子同事一夫也。《释亲》曰: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孙郭皆云:同出,谓俱嫁事一夫。王度记曰: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公羊传》、《白虎通》皆曰: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媵,音映,送也,引申指女子随嫁。《尔雅》:“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传说的文王夫人为太姒,生伯邑考、武王、周公等十子。传统说法认为,太姒是姒姓,与大禹所娶姒氏同。但若依《尔雅》,女子共事一夫时,长者谓姒,稚者谓娣。太姒是否为长夫人之称?而归妹卦所谈到的来自大国的天妹,其实嫁给文王是作为“娣”。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一眼盲者也是能看得到,但是所看到的却是偏斜(邪)而不够清楚。利于像隐者一样的贞定。
履卦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字义】
眇:音“秒”,《说文》:“一目小也。”原本指大小眼,引申指一眼受伤而失明,或指视力障碍,虽然能够见物,但所见偏邪而不清楚,比喻人见事不正或不明。虞翻:“视,应五也。震上兑下,离目不正,故眇而视。”孔颖达:“犹如眇目之人,视虽不正,不废能视耳,故曰眇能视也。”程颐:“如眇者之能视而已,言不能及远也。”
幽人:同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的“幽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隐士或名声未显之人,《说文》:“幽,隐也。”《尔雅》:“幽,隐,匿,蔽,窜,微也。”王弼:“在内履中,而能守其常”,朱熹:“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来知德:“幽人遭时不偶,抱道自守者也”程颐:“二有刚正之德,幽静之人也。”二是指被囚禁的人,或是犯人。幽,囚禁的意思。履卦九二虞翻注:“讼时二在坎狱中,故称幽人。”“虽幽讼狱中,终辩得正,故不自乱。”高亨:“汉人亦释幽为囚”、“幽人谓囚人,今呼为囚徒。”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少女以嬃女身份出嫁,但又返回改以陪嫁女娣身份出嫁。
或以“须”为等待,全句意思为嫁的不是时候,所以还必需再等待,再换为娣女的身份则可行。此比喻行事时机不对,身份不适当。如王弼:“进未值时,故有须也。不可以进,故反归待时,以娣乃行也。”
【字义】
须:1. 等待。需卦《彖传》:“需,须也。”《杂卦》:“需,不进也。”虞翻:“须,需也。”王弼:“进未值时,故有须也。不可以进,故反归待时,以娣乃行也。”程颐:“须,待也。待者,未有所适也。”贱妾,帛书作嬬。娣,从嫁的新娘妹妹。2. 贱女。苏轼:“古者谓贱妾为须,故天文有须女。”朱熹:“或曰:须,女之贱者。”李光地:“须当从《本义》贱女之解为是。”陆绩曰:“须,妾也。”陆希声:“在天文,织女为贵,须女为贱。”须或借为嬬,荀陆作嬬,帛书亦作嬬。《说文》:“嬬,弱也,一曰下妻也。”3. 才女。郑康成:“须,有才智之称,天文有须女,屈原之姊名女须。”此或借为嬃。《说文》:“嬃,女字也。《楚词》曰:女嬃之婵媛。贾侍中说:楚人谓姊为嬃。”段玉裁:“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须卽嬃字也。《周易》归妹以须,郑云:须,有才智之称。天文有须女。按:郑意须与諝胥同音通用。諝者有才智也。”4. 姊也,与娣相对。高亨引《说文》“楚人谓姊为嬃”:“嬃有姊义。归妹以嬃,谓归妹而媵以姊也。(此采姚配中说,孔广森《经学巵言》、邹汉勋《读书偶识》、吴子馨《殷虚书契解诂》说并同。)反归以娣者,谓被出而与其娣反归母家也。”比对初九“归妹以娣”,以及九三的须、娣对举,须当是姊。以高亨之说最佳。
反归:1. 归反,返回。归亦返也。2. 返回再嫁。反,返回也。归,女子出嫁。3. 朱骏声以反归为“出”,即妇女遭休弃:“反者,归而反初也。”又引《穀梁传》隐公二年伯姬归于纪:“《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邓球柏从之:“反归:被休弃回娘家。”高亨亦持此说:“反归以娣者,谓被出而与其娣反归母家也。”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少女嫁人过了期,迟嫁最后还是会有个时间。
《象传》“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似乎意指九四爻与六三之间的关联,并以六三“归妹以须”的“须”为待。
【字义】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帝乙家中少女出嫁,其夫君的衣袖装饰不如陪嫁女娣的好。月亮几乎要满月,吉。
帝乙之女身为皇室,身份之高贵,不可言喻。连陪嫁女的装饰都把新郎官给比下去,可见新娘装饰之华贵。此有如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东邻为殷商,西邻为周。此喻殷商尚虚容浮华,不尚实;周尚实而不尚虚荣外饰。
传统将“君”解释为“小君”,即帝乙之女,也就是嫁人的公主,言公主的衣袖不如陪嫁女娣的精美。但这样的解释相当奇怪,于文义相当不合理。因此历代注解者想尽办法自圆其说,例如解释说公主本身就极为尊贵不需外在装饰等诸如此类的。如程颐:“六五尊贵之女,尚礼而不尚饰,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朱熹:“尚德而不贵饰,故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此“君”应指夫君,也就是新郎官才是。
望为满月,喻指阴气之极盛。几者近也。
【字义】
其君之袂:袂,音妹,衣袖,做为礼仪上的装饰之用。君,夫君,指文王。但传统有二说:一、指帝乙,王弼持此说。其君之袂,帝乙为所嫁之妹装饰打扮:“为帝乙所崇饰,故谓之其君之袂也。”孔颖达:“袂,衣袖也,所举敛以为礼容,帝王嫁妹,为之崇饰,故曰其君之袂也。”二、君为小君,指所归之妹。如虞翻:“泰乾为良,为君。乾在下,为小君,则妹也。”《日讲易经解义》:“君,女君也。”后世易学家多未特别说明,但观其行文,多採此说。虽然古文中,君亦用作小君,但文义不若解释为夫君来得通顺。
娣:从嫁之女,见初九注解。
望:满月。月几望,月亮即将满月,宜于婚嫁之象。月几望在周易中三度出现,虽然婚姻吉,但不利于出征。例如小畜上九说“君子征凶”,中孚六四说“马匹亡”。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女子捧著献礼用的竹框却是空的,男子杀羊却杀不出血。此事无法有所利益。
此言祭祀过程非常的不顺利,状况连连,很多的不祥之兆,不受鬼神的保佑,因此说无所利。
程颐则认为,妇人捧筐,丈夫刲羊,是夫妻祭祀先祖的分工,夫妻两人皆不胜任,是夫妇将离绝。
《左传》史苏引为:“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衁,音荒,《说文》:“血也。”贶,音况,《说文》:“赐也。”
【字义】
承筐无实:《说文》:“承,奉也,受也。”承有对反二义:奉献与接受。奉,即捧著、奉献之义。此应作奉献义。筐,竹框。婚礼或是祭祀上女子捧著做奉献之用。无实,即空虚,裡面无物。实为物,至于是何物?郑玄:“宗庙之礼,主妇奉筐米。”孔颖达:“筐本盛币,以币为实。今之无实,正是承捧虚筐,空无所有也。”俞琰则说是“苹蘩之属”,也就是一些野菜。〈采苹〉:“于以盛之,维筐及筥。”〈鹿鸣〉:“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说文》:“匡,饮器,筥也。......筐,或从竹。”
刲羊无血:刲,音魁,或亏,割、宰杀。刲羊,血祭时刺杀羊,再以羊血涂于器物上。《说文》:“刲,刺也。从刀圭声。《易》曰:士刲羊。”马融:“刲,刺也。”《礼记》:“成庙则衅之。”“雍人举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宗庙落成时要举行血祭,衅,音信,《説文》:“血祭也。”
攸:所,或远。无攸利即无所利,或无远利。
【卦例】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归妹之睽,犹无相也。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归妹睽孤,寇张之弧,姪其从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
【彖传】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归妹,嫁女。归,女子嫁人,妹是少女之称。嫁女乃天地之大义。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进一步说明前文「天地之大义」,归妹则男女交,乃天地之大义,因天地交则万物生,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彖传》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否:「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归妹,人之终始也:归妹乃人伦之终始。
说以动,所归妹也:以上下二体卦德解释卦义。归妹下卦为兑,上卦为震。兑说而震动,说以动之象。
征凶,位不当也:以爻象解释经文征凶。归妹成卦主爻有六三与九四,两爻原本在泰卦中都是当位之爻,但在归妹卦中都变成不当位。六三也是下卦兑之主爻,可代表下卦之少女。九四则是上卦震之主爻,可代表上卦长男,但居互体坎中。震为起为征,因此也可能只是就九四爻而言位不当。除此之外,归妹卦二、三、四、五等中间四爻皆不当位。
无攸利,柔乘刚也:六三和六五皆是柔乘刚之象。六三为成卦之主爻,六五为治卦之主爻。归妹虽然是阳升之卦(泰九三升至四),但此升充满凶象,从当位变不当位,又居互体坎中,因此为征凶而无攸利之象。
上震下兑:归妹卦、雷泽归妹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