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岁?什么是太阴?干支纪年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面对如此顺序互逆不利的情况,如何使二者更加便于使用呢?祖先们又想出了一招,即虚拟了一个相对岁星做反向运动的星体,名为“太岁”,假设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并用此虚拟的“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是为“太岁纪年法"。“太岁"是《汉书·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另外,天文家为了回避地支之名,又对“太岁”所在的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二辰,配以相应的专有名称,具体为:摄提格、单阏(音同“丹额”)、执徐、大荒落、敦牂(音同“脏”)、协洽、裙(音同“晕”)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
笔者做个表格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由上表可知,若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或称“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或称“岁在玄枵”,以此类推。由于用太岁配十二地支纪年,只能纪十二年。所以西汉年间,天文历法家又给十天干分别取名,叫做“岁阳"。具体为:
甲--阏逢;乙一-旃蒙;丙--柔兆;丁一强圉;戊一-箸雍;
已--屠维;庚-上章;辛一-重光;壬一-玄默;癸--昭阳。
上述依次和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组成六十个年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即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依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实际上,木星并不是十二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与实际天象不符,这种情况叫“超辰"或“超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改革历法,调整岁星和太岁的位置。因此,当时各种历法的岁星纪年法是有出入的。东汉改用《四分历》后,采用了后世一统的干支纪年法,岁星纪年遂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后人还有用这种方法纪年的,不过其实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天文意义了。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汉纪三》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起于己(屠维)亥(大渊献),终于辛(重光)丑(赤奋若),总共三年。其实就是干支纪年的变种说法而已。事实上,《资治通鉴》通篇都是使用这样的古语来指代干支纪年的。
又如,明末清初的著名书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在他著名的画册《杂画十二幅》的最后一幅题款:“旃蒙大渊献之重阳日,写一十二副,八大山人"。“旃蒙大渊献"即干支纪年的农历乙亥年(康熙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