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样依据《月令》在明堂进行活动的?明堂、月令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周易》与月令理论
为了了解古代人是怎样依据《月令》在明堂进行活动以及明堂、月令的活动内容和《周易》的天人合一论是如何的一致,我们不妨就《月令》的内容做一些探讨和论述。
《礼记•月会》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麟。其音角,律中太筷。其数人。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以立春。
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日: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候、大夫于朝。
这里记述的,就是孟春之月的时令。古代人使用太阴历,因此,孟春之月就是农历正月。汉民族发源于黄河中游地区,《月令》所反映的季节和气候变化,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准的。《月令》指出:就自然现象来说,孟春之月,太阳处在营室星宿的方位上,黎明时分参宿星在南方升起,傍晚时分尾宿星出现在南方。在这个时节里,刮起了东风,大地解了冻,蛰居的动物开始活动,鱼类浮游到水面上,大雁从远方飞来。在这个月份里,人们迎来了立春的节日。就星象来说,孟春之月,木德盛,是东方七宿苍龙的主神一—太啤帝及其辅豆句芒执规而治春的时令。
这个时令就天千来说属甲乙,天子应在青阳左个祭祀太皞帝。祭祀时,其音用角,律和太筷。数字用八,就是说凡是涉及数字的地方都要用八,醫如,青阳左个的台阶要八级,青旂要八面,迎春于东郊要行八里,青税要八乘等,这是依据《河图》十数的方位配置——“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才这样做的。春季在明堂举行祭祀时,天子的衣食住行都要和东方苍龙的特征相协调,衣要青衣,玉要仓玉,乘要鸾路,骑要仓龙,祭要先脾,食要麦与羊,或取木属,或取青色,都要和东方木取得一致。祭器的纹理要疏阔,以表示阳气的畅达。立春之日,天子要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大到东郊迎春。这些活动都是孟春这一时令所要求的,都属于孟春之月的时令内容。从孟春之月的时令内容可以看出,明堂和《月令》是以《周易》的世界图式和天人合一论的思想为基础构筑起来的。
适应孟春之月的时令要求,天子还要相应地发布一些政令以奖励或保护生产,并促进政治上的安定和繁荣。孟春之月所发布的政令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命会室相发布•德和令,以休现天子宽厚仁德的旨意,以便“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第二,命令太史蓮守六典大法,掌握好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其经纬度数,不得差误。第三,发布动员春耕生产的诏令,同时,择元日,郊祀天帝以祈铸五谷丰登;择元辰,天子亲率三公 九卿、诸侯、大大,躬耕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诸侯、卿、大夫九推,以宣告春耕生产的开始。第四,命令主管农事之官,舍于东郊以顺应时气;令其修封疆,审经术,亲自督导民众。依据土地的不同情况进行种植。第五,命令乐正,人学习舞,以修祭典。第六,命令祭祀山林川泽。禁止以牝畜作牺牲;禁止伐木;禁止捕杀幼畜幼禽;禁止动用劳力修置城郭,以免影响春耕生产。另外,《月令》还规定:孟春之月,不可以称兵,称兵则必遭天殃。
无论是适应时令而举行相应的祭祀,也无论是适应时令而发布相应的政令,其根本的立脚点就是:“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这可以说是古代人举行明堂、月令活动的根本宗旨。古代人认为明堂和月令的规则是不可以违反的;违反了明堂和月令的规则,就意味着反天之道,逆地之理,乱人之纪,就要遭受天谴。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章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民有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莲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人。时令既反映了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天的意志,它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如果违反了时令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在仲春二月的月令里,太阳在奎宿的方位上,黎明时分建星从南方升起,傍晚时分弧矢星在南方出现,音用角,律应夹钟。这时昼夜相等,兩水雷电始作,桃李开花,鹰乌飞鸣,蛰虫全部出到地面。祭祀时,天子居青阳太庙,衣食与孟春之月同。由于仲春之月玄乌飞来,天子乃率后妃以太牢郊祀禖神。同时,命人祭祀社神。就政令来说,第一,命令主管部门,省图圈,止狱讼;第二,命令主管部门校正并统一度量衡;第三,在上丁之日,命乐正人国家教练乐舞,天子率公卿亲往视之;第四,命令禁止竭川泽,焚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