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思想有折中主义的因素,但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为后来希冀长治久安的封建王朝所青睐
《易传》在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方面,用阳尊阴卑的主张来通费之:“天尊地早,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矣。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这是从自然界的日月、寒暑、天地等现象的观测,推及社会的尊卑、贵贱、君臣、夫妻、男女等关系,是《易传》力图囊括天、地、人三道的企图的反映,即所谓“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仁义”概念已见于《孟子》,而柔刚是阴阳的属性,天地人三道都是建立在阴阳概念基石上的。《庄子 •天下篇》在论及六艺的宗旨时说“《易》以道阴阳”,是颇知《易传》真谛的。
《易传》作者认为,刚健的阳作为天(乾)的属性,始终处于创造、施子、主动的地位;柔顺的阴作为地(坤)的属性,始终处于按受、服以、被动的地位,两者的关系是一主一从,一尊一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显而易见,这是双方地位不能相互转化的形而上学定位论。虽然《易传》也认为阴阳二者的地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一旦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它就力图避免这种转化。
把居于支配地位的乾阳确定为尊贵的象征,把居于被支配的一方坤阴确定为卑贱的代表,认为尊者贵者支配卑者贱者的现象是合理的。这主要体现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与荀子以礼论来论证尊卑贵贱等级制度乃天经地义,是异曲同工的。其实天上地下并不必然会得出天尊地卑的见解来,惠施的“历物十事”中的第三条就是“天与地卑,山与洋平”。天尊地卑的价值评定是《易传》作者强加给自然界的,然后这一评定又被拿来与社会现象相比附,认为社会上的尊贵中贱无非是自然界天尊地卑的映照。坤阴虽有才德之美,但理应含藏不露以随从尊费的乾阳,即使取得成功也不敢自居其功,而应把功劳归于乾阳,因为坤阴是被支配的“地道、妻道、豆道”。这种阳尊的卑的形而上学的定位论,从理论层次上活应了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伦常秋序的稳定化的需求,既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愿望的体现,又为后世历代儒家所普遍接受。
与此相呼应,《易传》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改铸了六十四卦中的卜旅内容。如《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原来只是表示有利大吉的意思,但《彖传》却赋子其万物产生和变化根源的哲学意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把“元享利贞”解释为天地阴阳产生万物的过程,“元〞是生物的开始。《文言》则进一步把“元亨利贞”纳人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范围。天地生物无偏私,所以无物不生,天地有此美德而“元〝居众美之首,故言“元者,善之长世”。顺此迎辑推理下去,又言“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接着,又将具有字宙发生论意义的
“元亨利贞”,解释为君子在其行事处世时应备的四种德性:“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君子最早指社会上居高位的人,后来还渐转化为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称谓,这一演变过程在孔子以前就开始,而至孔子之时始成定局。“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视行为高尚、德性完美的人为君子。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以“元亨利贞”为君子四德,是《易传》对孔孟思想的综合,同时又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因为“元享利贞”既为生发万物的自然过程,又是人间君子的崇高德性,自然(天)与德性(人)、本体论与伦理学在“元亨利贞”中得到了协调和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吉代哲学的特色之一,《易传》的天人合一具有鲜明的儒学色彩。道家也主天与人的统一,但这种统一是以自然(无为)原则为基础的。《易传》则把天与人之协调、和谐与一致,奠基在人道(仁义)原则上,与孟子属同一类型。“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也。”《易传》的天道观无非是为了明白“人事”,这种天人合一学说的目的是为儒家伦理道德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牢固的基础。
第三,《易传》把儒家的中道思想贯穿于六十四卦的始终。前于《易传》则有孔子的“中庸”,后于《易传》的则有《中庸》的“中和”,这都是儒家中道思想的体现。中道思想强调适中,其始见于《论语•维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指出“中庸”,表示他的最高道德标准,其实是折中和平庸的东西。
《中庸》之“道中庸而极高明”,就是准此而言的。中庸的原意是指德性,认为人的行为过与不及皆有碍于崇高的德性。中庸仅一见于《论语》,孔子又语焉不详,而防止过与不及的见解,又确实为后人从哲理意义上的阐发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易传》作者从中庸思想出;发,反复说明了过与不及的危害性,尤其体现在对《节》《中乎必小过》《既济》《未济》等卦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是“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中乎”“得中”“中道”“位当”“位中”“中以行进”等字眼,于执中的重要性反复致意。同时根据六交中二、五中交的阐述,大大发挥了中道思想。《易传》重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强调发展变化,但并不把这一见解推到极致。《易传》非常注意对立面的平衡与稳定,认为事物的发展一旦突破中界线就要向两极发展,最后必然走到其自身的反面。为了不使走到其自身的反面,只有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节制和约束,使之“得中〞,这是使事物处于稳定状态而保特亨通的根本法则。
“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这是《象传》对《未济》卦的解释。宴会饮酒是欢庆胜利,有助于天下安定,但整天沉湎于酒食之中,胜利还会走向失败。二者的转化为什么这么快?“不知节也”,这反映了行将取得政权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
《易传》把儒家局限于道德范围内的中庸一词,扩大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中一切事物保持稳态的中道思想,这自然是一个质的飞跃。中道思想有折中主义的因素,但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为后来希冀长治久安的封建王朝所青睐。明乎此,也就可理解缘何《周易》冠于六经之首,受到历代统治者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