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

程颐立足于这种外王理想,亲亲与尊尊的原则结合得最为完美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程颐立足于这种外王理想,对秦汉以后的政治持一种严厉批判的态度。《外书》卷十一记载:“或问:“贞观之治,不几三代之盛乎?’曰:“《关睢》《麟趾》之意安在?〝据程颐在《经说 •诗解》中的解释,所谓《关唯》《麟趾》之意,其要点是说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天下之家正,则天下治,《二南》之诗,盖圣人取之以为天下国家之法。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唐代的政治,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故其后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始永王磷,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因此,贞观之治既不合尊尊的秩序原则,也破坏了亲亲的和谐精神,虽然表面上看来号为治平,却与理想中的王道相去去远。

关于推行王道必以正家为先、以《二南》为法的思想,程颐依据易学的原理,提到天地阴阳之大义的高度作了哲学的论证。他指出:“《周南》《召南》如乾地。’(《遗书》卷六)”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尊卑长幼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阳之大义也。”“父子兄弟夫妇各得其道,则家道正矣,推一家之道,可以及天下,故家正则天下定矣。”(《家人卦》传)就天地阴阳之大义的角度而言,天上地下,阳尊阴卑,由此而形成自然的秩序,天地相遇,阴阳交感,由此而形成自然的和谐,《二南》之诗与《家人》之卦所阐明的正家之道,完美地体现了这两个原则,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由此而形成人伦的秩序,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君子淑女,交相爱乐,由此而形成人伦的和谐,因而宇宙自然与社会人伦皆遵循同样的原则,《周南》《召南》如乾坤,家人之道正合天地阴阳之大义。由于夫妇为人伦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故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治天下之道即治家之道,礼义的本质即秩序与和谐两个原则的完美的结合,推一家之道可以及天下。在《家人卦》传中,程颐进一步指出:“夫王者之道,修身以齐家,家正则天下治矣。自古圣王,未有不以恭己正家为本。

程颐立足于这种外王理想,亲亲与尊尊的原则结合得最为完美

故有家之道既至,同不忧劳而天下治关。”但是,就这两个原则的实际的运用而言,常常发生矛盾的情况,相互抵触,因为建立秩序需用尊严,保持和谐需用恩爱,如果过于尊严则有伤恩爱,过于恩爱则有伤尊严,所以必须随时调节,使之宽猛得中,归于正理,既有尊严法度,也有恩爱融洽。家人卦上九:“有孚,威如,终吉。”程颐解释说:“上,卦之终,家道之成也,故极言治家之本。治家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乎信,则能常久,而从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己且不能常守也,况欲使众人乎?故治家以有乎为本。治家者,在妻孥情爱之间,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在礼法 不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忘恭顺,而家不乱者,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之终,在有孚、威如二者而已;故于卦终言之。”所谓有乎即亲亲之义,着眼于和谐;威如即尊尊之义,着眼于秩序。程颐认为,治家之道在于亲亲与尊尊二者的结合,治天下之道无非是把这两个原则推而行之于外。三代的政治,夏近古,人多忠诚,故为忠;忠弊,故殷救之以质;质弊,故周救之以文;虽然时尚不同,风格互异,但却始终是顺理而行,遵循这两个原则。至于秦汉以后的政治,由于无《关雎》《麟趾》之意,这种外王理想也就完全失落了。

在今后的岁月中,这种外王理想究竟能否通过实际的政治运作使之实现,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呢?关于这个问题,程颐有时乐观自信,有时又悲观失望。“外书卷十一记载了两条语录,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矛盾心理。其一条说:“三代之后,有志之士,欲复先王之治而不能者,皆由典法不备。故典法尚行,有人举而行之,无难矣。”其另一条却说:“崇宁初,范致虛言:‘程颐以邪说诅行,惑乱众听,尹焞、张绎为之羽翼。’遂下河南府体究。学者往别,因言世故,先生日:‘三代之治,不可复也。有贤君作,能致小康,则有之。’〝程顾认为,实现外王理想必须具台两个条件,第一是典法,第二是圣王。在典法不备的条件下,有志之上欲复先生之治固然不可能,即令典法已备,如果没有一个以王道为心的圣王来主特其事,也不可能复三代之治,至多只能奇希望于某个时期出现一个贤君,来造就一种小康的政治局面。由此可以看出,程颐关于外王的理想,呈现一种层层降格以求的趋势。

程颐立足于这种外王理想,亲亲与尊尊的原则结合得最为完美

就他的最高理想而言并非是三王之治,而是五帝之治,这是一种典型的贤人政治,以天下为公,不传子而传贤,亲亲与尊尊的原则结合得最为完美。但是考虑到时运的转移,气势的盛衰,以及传子而不传贤的家天下之制已成为历史的既成的事实,所以只能降格以求,以复三王之治为理想。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认识到三王之治的理想也难以实现,于是又降格以求,把某种相对合理的小康局面当作理想。虽然如此,在程颐的这几种关于外王理想的不同的表述中,却贯穿着一条共同的思想线素。这就是追求建立一种符合礼乐文化规范的社会结构,能使整个社会既有秩序井然的等级之分,又有和谐融洽,团结合作,做到如同孔子所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人人各得其所,各遂其性。程颐作为一个儒家,毕生都在从事这种追求,尽管后来不断地降而求其次,但是对理想的执着却从未动摇,反而促使他的探索更加贴近于现实。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卦象 外王 亲亲 尊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