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课堂

古人选择穴居的岩洞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选取向阳、避风雨、近水源的岩洞

中国古代的先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居住地的安全和舒适,学会了观察山川江河的态势、树木沙石的变化和风雨气象的转换,以确定最佳的居住地点和方位。距今约一万八千余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还只是居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该洞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从对该洞内部空间功能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北京猿人似乎已有朦胧的“风水”意识。洞内分“上室”、“下室”与“下窖”三部分,上室位于洞穴东半部,面积约为110平方米,比较宽敞,是生人居住的地方;下室位于洞穴西半部,地势稍低,是存放死人残骸的地方;下窖地势比下室更低,这里丢弃着许多动物骨骸。

古人选择穴居的岩洞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选取向阳、避风雨、近水源的岩洞

从这三个功能性分区来看,“山顶洞人”在居住方面对生人与死人是有区分的,生人在上面死人在下面,生人居东而死人居西,动物遗体则放在下窖,这说明“山顶洞人”对居住环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上室”与“下室”的划分,实际上就是后世风水学中阳宅与阴宅的文化雏形。古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学会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据考古勘察,古人选择穴居的岩洞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选取向阳、避风雨、近水源的岩洞,“山顶洞人”居住的岩洞,就是这一类穴居的典型。

后来,也许是因为洞穴被野狗侵占,也许是因为被大水淹没,或坍塌……古人开始走出洞穴,择地建造方圆半穴居式房屋。这种半穴居房屋也是选择在土地肥美、距水源近、地势较高和向阳的位置,可见古人在新石器时代,就能根据南北方的自然条件来确定房屋建筑的位置与结构,而且,近水而居是古人选址建屋的首要条件。

古人选择穴居的岩洞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选取向阳、避风雨、近水源的岩洞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懂得了巧妙利用南北两类房屋的特长来驱寒避暑,调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择地而居的经验也逐渐演变为后世所说的相地之法。相地之说来自《周易·系辞下》所叙的一个先秦时代的传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观象于天”与“观法于地”反映了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对天地的依赖与重视。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阳宅 阴宅 古代择居 居住地风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