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注释:译文:《象传》说鼎器耳部变异”,说明九三有失虚中之宜。
注释: ①失其义:义,宜也。《集解》引虞翻曰鼎以耳行,耳革行塞,故失其义也。”《正义》失其虚中纳受之义也。”
说明: 九三以阴阳调和之“雨”为象,即勉其改变刚亢之性,恢复虚中之宜,则鼎耳不“革”、其行不“塞”,此鼎遂能用于烹饪,“雉膏”之美必可见食,故悔消而终吉。
《子夏易传》(春秋·子夏)
尊柔非应,而革于四,鼎耳所以待实而将用也。革则我道不通也。雉膏焉得而食哉。夫君子之修徳,用其知也,欲其效也,无已知以应,不能进也,安得其任哉。失修徳之义也。当鼎新主,耳目聦眀,以柔徳接之,独见以进则悔亏而终吉也。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 疏)
[疏]正义曰:“失其义也”者,失其虚中纳受之义也。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虞翻曰:鼎以耳行。耳革行塞,故失其义也。
《周易程氏传》(宋·程颐)
始与鼎耳革异者,失其相求之义也。与五非应,失求合之道也;不中,非同志之象也;是以其行塞而不通。然上明而下才,终必和合,故方雨而吉也。
《汉上易传》(宋·朱震)
三动成离坎,坎为耳,鼎耳也。三应上九,铉也。耳虚受铉,则举鼎而行。九三当刚柔相应之时,刚正自守以动为不正,且有悔,故上来之三而不受,是鼎耳距铉,所以行鼎者塞绝而不亨矣。离兑,革之象,鼎耳革失其为鼎耳之羲也。其能成亨饪之功乎?离为雉,兑泽为膏,雉膏食之美者,兑口在上,不食也。九三自守,虽有美而不食,五安知其旨哉?夫君子不为己甚,与其独善其身,曷若兼善天下?然刚正自守,人必有知者,上感而动,坎水上兑泽流,方雨而其悔亏矣。坎变兑,兑为毁,亏悔也。始不正而正终,吉也。
《周易尚氏学》(近代·尚秉和)
鼎之用全在耳。今耳革失其用。故曰失义。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