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的天文学基础与占彖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藏》筮法的操作程序在形式上是“三变成爻”(即三次“四营”定一爻之象),它是以殷商早中期的闰法“三年一闰”为基础的。
依据“三年积一闰月”,筮法扩展成三次“四营”确定一爻。总策数随之需要扩大,殷人选择了46,筮数也随之扩大到四个,五、六、七、八。由《连山》的只能筮得两个筮数,代表两仪之象,发展为能得出四个筮数,直接表达四象;并在《连山》四象与四时对应的基础上形成《归藏》四个筮数与四象的对应。“五、六、七、八”按“天地之数”来分,五、七同属天数,属阳,六、八同属地数,属阴。这样,五七必是春夏,六八自属秋冬。再据天时有寒暑两极来配,五、八是筮数的两个“极端”,数与象对应,则五当配夏,为太阳,八当配冬,为太阴。于是七配少阳春,六配少阴秋。这样,《归藏》的四个筮数就与四象、四时对应起来,更为直接地反映着阴阳之道。因而,《归藏》筮数与《连山》四象的对应形式是这样:
那么,《归藏易》是否产生了动变思想呢?在“三年一闰”的前提下,会萌生变的思想,但不会形成完备的动变理论。依据“三年一闰”的规律,可以发现阴阳之道是每年都有闰余,但到第三年,闰余可以累积成一月的天数,于是年终置闰,以后日月运行又回复到第一年的闰余重新积累阶段,再发展到第三年的置闰。这样,每三年形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与下个循环之间各无关联,彼此封闭,没有变化可言,天地运行的规律看起来仍只是循环而已,因而,在古人的天文观和宇宙观中仍不会产生变化观念。所以这时的筮占仍不会有动变思想运用于卦爻之中。因而郑玄说《连山》《归藏》占彖,爻不变。但在每次循环的内部,则有变化。一个闰月是三年日月运行的“闰余”累加的结果,即一闰来自“三变”(三次“四营”),这三年中每年都有变化,第三年是变化的极处,如不设闰则会四时失序,天道(阴阳之道)将不正常,即不通。所以在这“极处”便只好设闰处理,然后再回复到第一年的阴阳运行上,《系辞》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字本义即是指阴阳之道)。这里明显地出现了“极”和“极则反”的思想,“动变”的观念由此产生。那么,这个“天道极处”又是如何体现在筮法上的呢?
依据史料所载,商代前中期的历法是闰年十三月,“归余于终”,即将闰月置于年终;“殷正以十二月”,即冬十二月为岁首。可知这时的闰月设在冬季。依据《归藏》四个筮数与四象、四时的对应法则,与冬季对应的筮数是“八”,它与《连山》的太阴之象(二)对应。这样,闰月既然是设在冬季,当然是体现于《归藏》筮数“八”上了。因而“八”就是阴阳运行的极端处,是“不通”所在。“八”就是商人天文观的一个新内容在筮法上的体现。这个“八”已分明地展示了“阴极”的内涵,蕴含着“极则生变”的必然。到晚商祖甲时期,置闰方法上又出现“归余于中”的做法,即将闰月设在一年的中间。与年终相对应,当然是在夏季。筮法上与夏季对应的《归藏》筮数是“五”,它对应于《连山》的太阳之象≠(二)。夏季本是自然景观中的一个“热极”,但在过去,根源于“三年一闰、归余于终”,天文观中却没法产生另一个极与它对应。随着夏季的“阳极”地位在理论上被确认,“五”也因此有了“阳极”的内涵。
商代日月运行规律的总结在晚商出现的巨大突破必将相应地带来天文观和宇宙观的变化,阴阳之道因此由只存在一极发展为两极。惟其如此,才可以与八卦生成说中的“两仪”思想一致。而这又是完备的阴阳互变理论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阴阳互变理论的产生不只需要“极处则反"的思想存在,还要以“阴阳两极”的存在为前提。寒冬、盛夏本是阴阳运行中表现出来的两个自然景观里的“极端”状态,但在“归余于终”的时代,闰余只有一个设置位置,它只能呈现出一极,就此而论,这种闰法展示的天文观中缺少八卦学说里的阴阳对称思想。与之相应的筮占体系因此也表现出一定的缺陷,因为它不能完全与自然之道相合(四季中存在寒暑两个极端),而《易》是必须要与天地之道相合的。当“归余于中”的置闰方法出现之后,阴阳之道呈现出有两极,与此相应的天文观当然可以与八卦学说的阴阳对称思想一致。把象征阴阳之道“极处”的闰月分设在寒冬、盛夏这两个自然景象中的“极处”,显然合乎逻辑。然而第二个置闰位置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三年一闰”的封闭循环,导致了多个置闰位置的连续开拓,成为“五岁再闰”规律产生的起点。因为当第一闰在第一个第三年的年终置下时,第二闰可以在第二个第三年的年中置下,而第三闰在第八年的年终就可以置下了。这样,“三年一闰”的循环就被打破了。
显然,在“归余于中”的方法出现之前,“三年一闰”作为一种固定的法则,不可能产生完备的动变理论,也无法形成以阴阳两极的产生为前提的阴阳交变思想。虽然寒暑相易,热后则寒,寒后转暖的自然现象及三年内部的“闰余”累积都充分展示着变的实际及变的形式,但这个固定的封闭循环告诉人们,天地之道是不变的。“易与天地准”,因而具体的筮占法则中当然不会涉及爻象的变动,仍是占象,即依据卦象的含义及性质来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