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常识周易研究的简单历史沿革以及道教引入费氏易的原因
在早期道教的两大分支中,太平道的经典《太平经》在提到《周易》时显然持费氏易学观点,究其原因,当与区域性的学术氛围有关孔子晚年自卫返鲁,整理六经,此后儒家学派在今山东一直拥有较大影响。据《汉书·儒林传》,“子贡终于齐”,“天下并争于战国,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于威、宣之际,孟子、孙卿之列咸尊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可证春秋至战国,山东一直是家学派最重要的根据地,儒学不仅成为此地区的显学,还从这里向其他地区输出。直至西汉兴起,“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始得修其经学”,《汉书·儒林传》:“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这里所列举的汉初传授儒家经学的著名学者,除董仲舒一人以外,都出自这一地区,也反映着直到汉初这一地区学的兴盛。但最晚从战国时起,阴阳家即已成为燕齐间的显学。《史记·封禅书》:“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最后皆燕人,为方迁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迁阿臾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据《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的代表邹衍就是“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史记·孝武本纪》中提到:“海上燕齐怪迁之方士”,《汉书·郊祀志》也称“燕齐之间方士”,可见在当时一提到方士,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燕齐地区,方士已成为这一地区的文化特色。
汉武帝好神仙,“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汉武帝曾“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菜神人”,“方士自燕齐而出者数千人”,1可见神仙方术之学在燕齐间影响之大。神仙方术之学与学在同一地域内并行发展,相互影响是情理之中的事。《史记·孝武本纪》《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殊”,都是将诸与方士相提并论,可见在当时人眼中,二者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西汉时立于学官的施、孟、梁丘三家易,孟氏易的创立者孟喜是东海人,梁丘易的创立者梁丘贺是琅琊人,都出自这一神仙方术盛行的地区,后来恰恰是此二人在儒家正统易学理论中融人了卜学说,“改师法”,当是受到这一地区浓厚的神仙方术文化氛围的影响。这是学受神仙方术学说影响的明显例子。
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志林》:“顺帝时,琅邪宫崇谱上师于吉所得神书于曲阳泉水上,白素赤界,号《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琊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宫崇所上《太平青领书》就是后来太平道的经典《太平经》,宫崇自称是其师于吉所得,则很可能此书最后成书是在于吉时。虽然从现存《太平经》的内容来看,不太可能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但于吉当是其最后一位作者,或者整理者。在于吉以前,此书的内容当未行于世,否则宫崇也不敢自称神书面谐献书。若从这个角度来看,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即使不是出于于吉本人的创作,也是于吉通过其他渠道秘相授受所得。于吉是琅球人,则不论《太平经》的内容他得自何人的传授,基本可以确定,《太平经》属于燕齐神仙方术学说体系,是山东一带儒学与方术并重的文化氛围的产物。
《后汉书·皇甫嵩传》在介绍张角的太平道影响所及的八州时首列青州,证明太平道最初的发展也是以青州,即今山东地区为中心的。所以,《太平经》作为道教的早期经典,其中提到《周易》时所依据的是正统家学说,证明在此地区内的神仙方术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家学派的部分学说。
《史记·孝武本纪》:“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菜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史记·封禅书》“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天子于是幸缑至东莱”,氏城”,“遂至东莱”,都可以证明,当时燕齐一带虽然都属于神仙方术学说流行的地区,但是其中心却在东莱。《太平经》作为此学说体系的产物,其最初出现最有可能是在此学说盛行的中心地区,也就是东莱一带。据《汉书·儒林传》,费氏易学的创始人费直正是东莱人。《太平经》中采费氏易的说法,当是因为《太平经》与费氏易最初是在同一地域内产生的。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破除易学研究中的术数卜传统,开创了从哲学人手研究《周易》的全新易学,但自春秋至两汉,由于文化的落后、科技不发达、民众中存在着浓厚的迷信传统、统治者提倡愚民政策等种种客观原因,使孔子开创的新易学未能得到发扬光大,而是在当时深厚的卜围中被异化,在后代渐渐被融人卜笨方面的内容,费氏易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早期道教两大支派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从理论取向上来讲,都是以黄老学说结合神仙方术学说为主,在现存的关于五斗米道的史料中,未发现与周易》相关的内容。起源于东方的太平道的经典《太平经》中有两处与《周易》有关,从中我们看出其说易本于费氏易,这当是因为《太平经》产生于燕齐神仙方术之学盛行的地区,而这一地区也恰是费氏易的发源地。这是基于共同地域基础之上的文化交融现象。由此可知,道教中的易学思想最早来源于家易学体系中的费氏易学派,源于家而不是道家,以道教易学与道家相联系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