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的语言符号性看道教科仪与易学象数之关系
从科仪语言看易学象数的隐性影响
研究科仪中的易学象数理趣,这不仅可以从其类型方面考虑,也可以从其语言形式方面考虑。所谓“语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语言是指通过声音的传播来表达思想的一种交流工具;而广义的语言则泛指一切可以表达思想感情信息的符号传达系统。本章所谓“科仪语言”主要是从广义的角度说的。
从系统的语言符号性看道教科仪与易学象数之关系
道教科仪是一个系统,这是没有疑义的,因为它本身不仅是由许多信息表达的形式单元组合起来,而且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我们可以把这个整体看作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它有自己的动作形式、声音形式、物象形式。这一切可以统称之为“符号语言”。对这个符号语言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背后所蕴含的易学符号理则。因为科仪系统既然是符号化的,而易学在本质上也是符号化的,这就存在着互相沟通的桥梁。再说,由于符号化的易学表达系统先于道教而存在,因此道教科仪以易学象数符号为其根基,这是符合思想发生与发展逻辑的。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推理就断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应该通过具体的阐述与证明才能将两者的关系比较有说服力地显示出来。
为了从符号语言的角度揭示道教科仪与易学象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首先对道教科仪的符号性问题有一个说明。道教科仪符号性从总体上讲指的是它由一系列具有代表意义的科仪群组合而成。这些科仪群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科仪体,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仪个体;而科仪个体亦可分解为科仪元,科仪元可分解为“物”的或人的组合因素。作为科仪组合的最小单位--“科仪素”游离于科仪元时就没有科仪的代表意义;但是,当它们被组合起来,构成科仪元时便具备了符号性。例如说手印,当它发生于普通人的手上,只能是--种自然状态的手势动作,这时它并没有宗教的指称意义;但是,当手印发生于举行斋醮科仪的道士手中的时候便生成了特殊的宗教代码蕴含。这一点与易学的卦象符号之生成原理是一样的。本来一个线段或者两个线段,孤立存在时并没有“阴”或者“阳”的指称意义,但是,当它们被置于卜筮的特殊环境中就产生了符号代码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像手印之类的道教科仪素可以类比于易学卦象的阴阳。当然,这只是从符号意义生成的方面说的;如果从实施程序以及功能方面看,则手印的符号性要复杂得多。在道教中,手印又称印诀、掐诀、捻目等,系道人行法诵咒持醮时以手结成的形态符号。道门向来很看中这种符号。《道法会元》卷一六〇称:“祖师心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这个“诀目”系指“掐诀的手势。每一个诀目都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行科仪之人无论是掌或指纹都有相应的象征蕴含。所谓北斗七星、十二时辰、九宫八卦、二十八星宿罗络于一掌之中便体现了这种旨趣。就拿指纹来说,道门以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为九宫八卦阵,中指中纹代表中宫,配上洛书之中数五,其余八纹代表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卦。另一种法式是以手掌的劳宫穴为中宫,八卦分布于掌上八个方位。这样,手上每一个部位便有相应的代码意义。在古人的心目中,八卦往往代表了整个宇宙,当它们在手掌上有了相对应的位置时,行持科仪人之手实际上便成了浓缩的宇宙图式。由此不难发现,当手印成为科仪元的组成因素时,其相应的代码意义便是可以随机生成的,因为《易经》八卦本来就是“空套子”,可以代表宇宙间各种各样的事物。当然,并非只有掐诀一种科仪元具有符号性,而是整个道教科仪都是符号性的,因此也就都与易学卦象符号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关于它们之间的符号性关联,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作进一步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