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应用

秦汉以后《周易》的阴阳理论、太极元气理论、象数等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基本理论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和刘歆一样,一行也是用附会的方法,拿易数去比附历法数据。一行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不仅品格高尚,而且学问极好,他的《大衍历》比以前的任何历法都更为精密。他在历法计算中使用了不等问距的二次差内插法,是天文学和数学上的一个创举。他逝世以后的两百年问,天文学、数学都没有人超过他的水平。历史上在对—行倍加推崇的同时,对他把历法附会于大衍之数也进行了批评。如明代邢云路在《吉今律历考》中说:

一行之历,原自测景观象而得。历数之难,正在奇数之分秒,实窥测所得,而非大衍所推也。谓历数合大衍之象则可,谓历数之分秒省出于大衍则不可。一行尽一一之数皆附于大衍,亦大劳矣。一行倚大衍之数,立推步之法,是一行求合于大衍,非大衍合一行之数也。

秦汉以后《周易》的阴阳理论、太极元气理论、象数等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基本理论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些批评,首先肯定了《大衍历》之数是“测景观象”的结果,而不是大行之数的推衍,这就道出了《大衍历》的真正根据。“是一行求合于大衍,非大衍合一行之数也”,是一个中肯的批评,也是实情。因此,那种现在还认为《周易》易数是制定古代历法根据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大衍之数在历法推步中所起的作用,只能是使历法更加神秘,更加“大劳”之外,别无神益。

最后,附带提一下易学家们用天文历法知识来解释《周易》的问题,这方面的肇始者是西汉孟喜、京房等易学大师的“卦气说”。该说最得意、最基本的方法,是把当时的天文历法成就,与八卦、十二辟卦、六十四卦等卦象一一比附,以说明《周易》阴阳消长、刚柔相摩的基本理论。比如:震为动,配春,表示万物萌生。离为明,配夏,表示万物欣欣。兑为悦,配秋,表示万物长成结果。坎为劳,配冬,表示万物疲劳。震离兑坎为四时卦,或称四正卦。因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正卦于是又各分配六个节气,以每正卦的六爻各主一个节气。四正卦的初爻分别管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主要节气。除四正卦外,还余六十卦怎么分配呢?有的说。这六十期主一年的2363.25日,当附一日分为80分。

所以,每卦主六日七分。孟喜还有一种分配方案,即把这六十卦分为五组,每组十二卦,以辟(君)卦、公卦、侯卦、卿卦、大夫卦名之。又把每个节气分为初候、次候、末候三个阶段,24节气共得 72 候。然后用公卦和候卦外卦配 24 初候,辟卦、大夫卦配 24 次候,卿卦和侯卦内卦配 24 未候。这样一来,64 卦与一年的日数、四季、节气等都配合起来,从形式上证明了易卦是天地阴阳变化之学。

秦汉以后《周易》的阴阳理论、太极元气理论、象数等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基本理论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卦气说将《周易》象数与天文历法纳人同一系统,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人卦为间架的庞大系统。它借助于当时天文历法知识讲《周易》,虽对具体的历算无多大益处,却在古代历法理论中另辟新径,成为解说历法理论的根据之一。上述的《三统历》《乾象历》《大衍历》等基本上都借助卦气来解说历法理论。

总之,秦汉以后《周易》的阴阳理论、太极元气理论、象数等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基本理论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天文历法中具体的历算和数据则无多大裨益。这就是《周易》和古代天文历法的实质性关系。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象数 古代天文历法 阴阳理论 天文历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