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素问》与《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义
王冰指出《易
•系辞》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义是讲事物生成变化的运动情形,因此这一含义在某些地方就近似现代括学中所讲的“法则”或“规律”,或者说一切事物都是一个过程,人的生命活动亦不例外,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具体过程。所以对人的生命现象就可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去解释。在诊治疾病时更必须从病情的阴阳变化这个根本问题上认识和处理,这样阴阳在中医治疗学中成为八纲辨证之总纲。王冰指出《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正是从生理角度用阴阳之道的观点进行閘释的。而“寒气生油,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油气在上,则生脱账。”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则是从病理角度用阴阳之道的观点来闸释的,这便从生理病理的总前提出;发进一步阐明了前文之“大体”。“味厚者为阳,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王冰指出,“阳为气。气厚者为纯阳;阴为味,味厚者为纯阴。故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说明并不是只分气味为正阴正阳,而是说辛甘酸苦之中,复有阴阳之殊气尔。此处所论述的气味是指中药的气味,后世在此理论指导下就总结出了药物气味的阴阳属性,并形成升降浮沉的理论,用以区别药物作用的经重缓急。
他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在临床过程中能做到这一点,即从阴阳人手,则是“深明” 医理和哲理的缘故。总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王冰概括为: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役使,这不仅运用了阴阳学说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进行了总结,而且指明这一阴阳依存、互根的理论,对病理的分析和临床实战,都有着重要意义。人体阳阳的互相对立、依存、为用、转换的关系,不仅贯穿于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自始至终,而每一脏腑的具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亦如此。如心肝脾肺肾各有其阴阳,自身之阴阳平衡协调方能完成自身的功能活动。而脏腑问的阴阳平衡协调才能完成人体的统一生命活动。如心为阳脏,主一身之阳气,心阳盛则余脏的阳气皆盛;心不仅主持周身血液的运行,而且血液的生成赖心阳的变化而赤,故日“心者,君主之官’,“心主身之血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肝为体阴用阳之胜,肝主藏血、调节血流量,又主少阳生发之气,肝血盛,少阳升发之气亦盛,少阳升,万化皆安,余脏阳气通畅系达正常,故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藏血”;心主阳气属火,肾主藏精属水,心火要下降,肾水亦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肾协调,阴阳平衡,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心阳衰,心血亦虚且运行涩滞,余脏皆虚;肝血虚,少阳生发之气郁滞,疏泄失常,余脏皆滞;心肾不交,心火上炎,水元火制而泛滥为患,余脏受损,诸证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