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素问》与《周易》:从象数看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王冰引《易•系辞》所说的“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和“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是结合《河图》而言,《河图》就是数与具体事物相结合的一种数学图象,由于《河因》中结合有方位(空间)、时间、阴阳、五行等,故可以用它来解释事物在宇宙间的发展运动变化规律。如从五行言其“象数”,则可分为生数与成数,即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只有生数与成数相配才能成物,才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尚书•洪范》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这是讲:一代表水,二代表火,三代表木,四代表金,五代表土。由于天地交通,万物生焉,所以将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而论诸事,则为:天一生水,地六成水;地二生火,天七成火;天三生木,地八成木;地四生金,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地十成土。
再与《河图》的方位(即指时空观)联系而论诸事,则如《易•系辞》郑注所云:“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士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十成士于中,与天五并(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王冰的这一思想,虽妥《汉易》象数框架形而上学的束缚,但其中主要在于表明王氏旨在用此哲理阐明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乃是人体自身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变化过程,人生的过程仍离不开“阴阳者,天地之常道”的普遍规律,并进一步指出,人身之阴阳是可知的。他在注文中指出:“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人身之要者,道也,然以消息异同,求诸物理,而欲以此知变化之原本者,虽瞿瞿勤勤以求明悟,然其要妙谁得知乎!既未得知,转成深远,闵闵玄妙,复不知谁者为善。知要妙哉玄哉深远,固不以理求而可得,近取诸身则十二官粗可探寻,而为治身之道尔。”“天地阴阳,虽不可胜数,在于人形之用者,则数可知之。”在医疗实际观察中,王冰之注说明我国男女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生理状态,具有鲜明的中国地理、气候变化特点,而男女生长发育之数,也基本符合我国地处北半球的温带气候具体情况,这是古代医家从长期医疗实战中观察总结出;来的科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