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义理内涵,“象数”和“义理”密切联系而不可截然分割
在谈到《周易》的义理内涵的同时,我们还得强调两个问题:
一日,《周易》的义理,是通过《易》黎的喻示 而得到体现。由于《周易》哲学見特殊的象征哲学,则其“象”乃;是“理”的寄存形式。故无论卦象、爻象、卦辞之象、爻辞之象,其根本意义乃在于表述《易》“理”。《系辞上传》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份,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憬目“言伏義仰观術察,而立八卦之象,以尽其意。设卦,谓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情伪尽在其中矣。文王作卦爻之醉,以系伏義立卦之象;象既尽意,故辞亦尽言也。”所谓“立象尽意”〝系辞尽言”,即表明六十四卦之象及卦爻之醉,均在于“尽意⋯尽言”,意〝“言“既尽,则义理亦得存于其中矣。
三日,《周易》的义理,通过《易传》(《十翼》)的阐发而得到进一步显明昭著。《周易》的卦象所寓之理,本较隐晦,即使有了卦辞、爻辞的喻示,其内在哲理亦未能得以全面深刻的阐扬发挥。而当《易传》七种十篇出现之后,义理的阐发遂达空前的高度。如《大象传》对六十四卦卦象的发挥,《小象传》对三百八十四爻爻象的发挥,《文言传》对《乾》《坤》两卦的发挥,《彖传》对卦辞之象的发挥,以及《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从不同角度的论说,均把《周易》的义理内涵衍发得淋滴尽致。试举一例,当我们读毕《乾》卦的卦辞、爻辞,正思考此卦取“天〞为象的立义所在之时,进而展阅《大象传》之辞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必然会深刻领悟到,此卦的象征本旨乃在于激励人们效法“天”的刚健气质
而不停地自我奋发图强。再举一例,当我们读竞《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又阅《文言传》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关!由辦之不早辩地。《易》日“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由此,我们又深一层地领会到,《坤》卦初六爻的象征意义,还在于诚勉人们防微杜渐而弃恶积善。《周易折中》引吕祖谦日:“‘盖言顺也’,此一句尤可警。非心邪念,不可 顺养将去,若顺将去,何所不至?惩治遏绝,正要人着力。”显然《易传》的推闸发择,使《周易》的象征义理昭然展示于世,使这部特殊的哲学著作阐发出更加强烈的哲理色彩。
还应当明确指出,《周易》象征哲学的本质内涵固是包括“系数”和“义理”两大要素,但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而不可截然分割的。正如前文所揭示的,《周易》〝象数”的设立,在于表达“义理”;而“义理”的蕴蓄,乃是含藏于〝系数”之中。若把《周易》哲学喻为人的躯体,则“象数”犹如骨肉,“义理”犹如血脉;骨肉健而血味通,血肉本属一体。因此,研探《周易》,当以“象数”“义理”并重,而不可偏主偏废。至于后世出现的“象数派’“义理派”等易学流派,其立说则各有所执,其是非得失亦当别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