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仕途注重于功绩和声名:可以通过民间艺术来体现,教子有方类
功名种种
古代仕途注重于功绩和声名,后来也以“功名”称科举。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人数上虽然不多,但涉及的面很广,因为它是一个知识阶层,其影响是很大的。不能低估舆论和宣传的力量,几乎全社会都赞赏从读书到做官的风光历程。一个人从幼儿起,就希望“麒麟送子”“望子成龙”。为全家乃至家族带来荣誉。所谓“天上麒麟儿,人间状元郎”“鲤鱼跳龙门”。从读书、科举、中第、升官、晋级直到封爵封侯,形成了一个功名进取的关系链。在艺术上反映这个关系链,也是无微不至,面面俱到的。民间艺术中表现得也非常活跃,就世俗所见的吉祥画题,至少有如下五类:
教子有方类
《立官桂树》,多见于汉代画像石,表现“举孝廉”时射猎功名,“科举”后已不流行。
《闺房教子》,表现有素养和远见的妇女,教育子女勤学。
《课子教女》,封建社会时的家庭教育,教子读书识字,教女缝纫刺绣。
《教五子》,五代时后周窦禹钧建义塾,五子相继登科,宋代编入蒙学读物,影响很大。
《五子夺魁》,五个童子,由一人高举金盔(谐音魁),另四人一起争夺。
《五子登科》,五子齐聚一堂,全都科举中第。
《五子天官》,五子登科,以为有天官相助,多画为对称的两幅房门画。
《孟母断机》,孟子少时,辍学回家,孟母用刀断其机织作比,孟子遂奋发勤学。
《三娘教子》,戏曲故事。明儒生薛衍外出无讯,薛妻改嫁;三娘将二娘之子培养成人。
《双官诰》,即“三娘教子"。三娘王春娥抚养二娘之子倚哥.倚哥发奋读书,考中状元。
《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而成龙。比喻科举中第而“身价百信”。
《鱼龙变化》,汉唐宫廷流行“鱼龙漫衍”杂戏,民间传有“鱼化龙”,后以此比喻中举。
《太师少师》,太师为古代三公之一。少师为太师之副,均辅佐天子,画大小二狮相戏。
《带子上朝》,唐代郭子仪官至极品,幼子郭暖尝随朝站班。
《望子成龙》,童子乘龙,飞黄腾达,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