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视瞻辨别对方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方法,认清谁是真正值得交往的人
【原文】
紃①察各目,视远者心有异志,必取祸害;视下者守气已尽,自然致死;丈夫而妇人视者,其性虚伪;而偷视、邪视、倾视、视非礼者,决非秉礼之徒,或怀作慝之心者也。至于溥遍观察,具必然之数者:视瞻非常,目精烂然者,必为豪杰;视瞻凝重,目精了然者,必为贤良;视瞻闪忍,目精矘②然者,必为小人;视瞻蒿乱,目精晚然者,必为庸夫。要亦不易之理也。
视瞻辨君子小人之法,《檀几丛书》宋瑾《古观人法》③中亦言之,附录如后:
视瞻尊严,气静神凝,望之俨然可畏,即之蔼然可亲者,在上位之君子也;视瞻平正,神气冲和,殷然如有虑,抑然如不胜,挺然汗淖之中,淡然世俗之外者,在下位之君子也;眼光闪烁,气宇深沈,太和之泽少舒,肃杀之机时露者,在上位之小人也;瞻视不常,神气散乱,远之无可观型,近之无可矜式者,在下位之小人也。
【注释】
①紃:通“循”,顺序地。
②矘(tang)然:瞠视的样子。
③宋瑾:清代学者。
【今译】
顺序考察以上各条目,不难看出:视线高远的人,心有异端的志向,必定自取祸害;视线低下的人,守身的元气已经耗尽,自然会死去﹔身为男人而像妇人那样看人,他的心性必定虚伪;而偷视、邪视、倾视、视违反礼法的事情者,决不是秉持礼法的人,或许是怀有作恶的念头的人。至于经过普遍观察,具有必然规律的情形则如:视瞻不同于常人,目光闪闪的人,必定是豪杰;视瞻凝重,目光了然的人,必定是贤良﹔视瞻闪烁而压抑,目光灼灼逼人的人,必定是小人;视瞻像蒿草一样散乱,目光呆滞无神的人,必定是庸人。总之,这也是不可改变的道理。
根据视瞻辨别对方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方法,《檀几丛书》中宋瑾的《古观人法》也谈到了,附录如下:
视瞻有尊严,气静神凝,望去俨然令人畏惧,接近他却感到和蔼可亲的人,是身处高位的君子;视瞻平易正直,神气冲淡温和,恳切的样子好像有所忧虑,压抑的样子好像无力承当,挺拔的样子好像屹立在污泥当中,淡泊的样子好像在世俗之外的人,是在下位的君子;目光闪烁,气宇深沉,和悦的神色很少舒展,肃杀的气机不时流露的人,是在上位的小人;瞻视不正常,神气散乱,从远处看不到可观的仪态,从近处看无可效法的人,是在下位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