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注释:像箕子一样受到伤害,利于像箕子一样守正道。
译文:六五,殷朝箕子的光明殒伤,利于守持正固。
注释: ①箕子之明夷,利贞:这是拟取殷箕子被纣囚、佯狂自晦以守志之象,喻六五最近“暗君”,身罹内难,利于守正不移,不为昏暗所没。此即《彖传》所云“晦其明”、“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之义。《正义》六五最比暗君,似箕子之近殷纣,故曰‘箕子之明夷’也;‘利贞’者,箕子执志不回,暗不能没,明不可息,正不忧危,故曰‘利贞’。”
说明: 尚先生详考旧说,以为“箕子”即“孩子”,“箕”、“孩”音同通用;而“孩子”谓殷纣,指出六五天子位,孩子之明夷,谓纣昏蒙。”(《尚氏学»)此说似亦通,录备参考。
明夷卦第五爻,爻辞: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爻辞释义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韩非子?喻老》篇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商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别人不以为然,箕子知道后就感到很可怕。箕子说道:“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粗碗具,必将犀玉杯盘、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着缎、建高阔殿宇楼台,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纣王越发奢侈淫佚,箕子屡谏而纣王不听。有人劝箕子说:“这个国家已经无可救药了,快走吧。”箕子回答道:“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他认为作为一个臣子,进谏规劝君王的不合规矩的言行是自己的责任,君王不听谏,因此要离开君王,这样的做法就是要彰显君主的恶性恶德,标榜自己以取悦于民,自己不能这么做。
箕子在这里遵循了隐恶扬善的原则,这是古代倡导的正人君子所要坚守的美德。作为一个君子,不能整天掀起是非,不能哗众取宠。箕子没有选择离去,又不想助纣为虐,他披散着头发,佯装发狂。后来被商纣王贬为家奴,他就在箕山这个地方隐居下来,经常鼓琴悲怆地歌唱,后人将他歌唱的曲子纪录下来,名为《箕子操》。
在昏暗的专制社会,一个臣子若想不助纣为虐并能安全地活下来,是非常艰难的。箕子在这种情况下,不惜牺牲物质利益、权力和个人名誉,而等待昏暗的过去,光明的到来。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后来周武王打败纣王后,曾经恭恭敬敬、诚惶诚恐地求教于箕子。箕子就把洪范九畴治国大道传授给周武王。
本爻辞的意思是:应采取箕子那种自掩其聪明才智的做法,这样做有利于坚守正道。
明夷卦第五爻,爻辞: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人生启示
《象》中对本爻的解释是: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这里指出:箕子坚守正道,保持自我的行为说明,光明是不会熄灭的,只是暂时受阻碍罢了。
占得此爻者,可能陷入绝境,无路可走。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坚守正道,不要与昏暗势力同流合污。同时守拙藏智,要用隐蔽的智慧,不引人注意地坚持努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心中的光明才不能熄灭,这样也能找到出路,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经文意思是:像其子一样受到伤害,利于像其子一样守正道。
象辞意思是:箕子的坚守正道,使光明不致熄灭。
箕子的伤害是什么呢?是一颗赤诚之心的受伤,这个伤来自于纣王的昏庸无道。箕子所坚守的正道,则是生为商朝人,死为商朝鬼的忠心。箕子是纣王的叔叔,当时纣王无道,箕子完全可以发动一场政变而自己掌握君权。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也可以联合其他诸侯国灭掉无道的纣王,可是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忠于商朝,又无能无力挽救商朝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箕子选择了装疯。表面上看箕子是有些在乎个人的安危,没有像关云龙死谏夏桀那样尽忠而不惜献出生命。但箕子的做法则是顺从时势、顺从天道的一种做法。所以说“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明夷卦第五爻,爻辞: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占得此爻,切记:
遇时方暗昧,当且晦其明。
自守当贞正,终能保吉亨。
一登尊禄位,不可望凌高。
恐有夷伤日,垂钩阻饵鳌。
重关深锁闭,谨要小提防。
若不知谨戒,因遁成大殃。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最近于晦,与难为比,险莫如兹。而在斯中,犹暗不能没,明不可息,正不忧危,故“利贞”也。
[疏]正义曰:“箕子之明夷”者,六五最比闇君,似箕子之近殷纣,故曰“箕子之明夷”也。“利贞”者,箕子执志不回,“闇不能没,明不可息,正不忧危”,故曰“利贞”。
马融曰:箕子,纣之诸父,明于天道、《洪范》之九畴。德可以王,故以当五,知纣之恶,无可奈何。同姓恩深,不忍弃去,被发佯狂,以明为暗。故曰“箕子之明夷”。卒以全身,为武王师,名传无穷,故曰“利贞”矣。
五为君位,乃常也。然易之取义,变动随时。上六处坤之上而明夷之极,阴暗伤明之极者也。五切近之,圣人因以五为切近至暗之人,以见处之之义,故不专以君位言。上六阴暗伤明之极,故以为明夷之主。五切近伤明之主,若显其明,则见伤害必矣,故当如箕子之自晦藏,则可以免于难。箕子,商之旧臣,而同姓之亲,可谓切近于纣矣,若不自晦其明,被祸可必也,故佯狂为奴,以免于害。虽晦藏其明,而内守其正,所谓内难而能正其志,所以谓之仁与明也,若箕子,可谓贞矣。以五阴柔,故为之戒云利贞,谓宜如箕子之贞固也。若以君道言,义亦如是。人君有当含晦之时,亦外晦其明,而内正其志也。
居至暗之地,近至暗之君,而能正其志,箕子之象也,贞之至也。利贞,以戒占者
震为箕子已见前。据易林。此箕子则孩子也。夬之中孚云。道路不通。孩子心馈。以中孚互震为孩子。又家人之龚云。孩子贪饵。以伏震为孩子。又损之大畜云。婴儿孩子。未有知识。以大畜上艮为婴儿。互震为孩子。凡易林取象。无不本之易。易他处无孩子象也。宋吴械韵补云。古亥字音喜亦音其。按亥字既读为其。则其字亦必读为亥。淮南子时则训。A (?)萁隧火。高诱注。萁读为该备之该。即A(?) 该燧火也。真既读为该。于是亥孩刻亥(上草)。与其箕常通用。书微子。我旧云刻子。论衡作我旧云孩子。孩子谓纣。言久知其愚蒙昏馈(左 )也。是应为孩子。而作刻子。墨子非攻篇。纣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是孩子即箕子。古之所谓诛。不尽是杀。贼诛孩子。即幽囚箕子也。是应为箕子。而作孩子。故此处六五之箕子。汉赵宾又作亥(上草)兹。夫墨子以孩子作箕子。则明夷六五之箕子。易林作孩子。正与墨子合。与论衡同。孩子皆谓纣也。孩箕刻亥(上草)。皆非讹字。以音同古通用。犹盘桓之盘。或作盘。作盘(下木)。作般。皆非讹字也。易林云。婴儿孩子。未有知识。释孩子之义也。六五天子位。孩子之明夷。谓纣昏蒙。惟其指纣。故象传推及于文王箕子。不然。象传之箕子。胡以无一异读哉。故易林姤之明夷云。西戎为疾。幽君去室。明夷六五君位。坤黑。故曰幽君。坎为室。六五在坎外。故曰幽君去室。幽君即释孩子之义。又困之明夷。邃态作云。蒙覆大臣。坤为云。亦释昏蒙之义。又京房易传明夷云。君暗臣明。不可止。君暗谓六五。臣明谓六二。亦以五为君。不以为纣臣。又象传曰。孩子之贞。明不可息也。贞正也。言孩子居天子之正位。天子一日万几。故明不可息。若箕子已晦其明矣。有何不可息。古今释者千百家。于此语未有能通者。盖文王与微子。不欲明斥纣。故以孩子为代名。犹麦秀歌之谓狡童也。观墨子以箕子为孩子。则此之箕子。亦为孩子。易林之读。独得其真。自孩箕音同通用之义弗明。竟作纣臣矣。岂知孩子即谓纣。与微子之孩子同。彼夫赵宾作亥(上草)兹。刘向荀爽作亥(上草)滋。蜀才作其子。王弼作其兹。惠栋作亥子。虽与象传义不合。然皆知作纣臣之必非。乃孔疏不从王注。而从马融。竟作纣臣解。疏已。五本君位。马融作纣臣解。亦知其不安。而以箕子演畴。有君德为解。益可证易林以孩子为纣之精。五承乘皆阴。下又无应。故曰利贞。谓宜艰贞自守不妄动也。